正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就在合苏托还沉浸在芳兰人民解放阵线早晚会露出马脚的幻想中时,芳兰人民解放阵线从阿美莉卡采购的机器设备却开始陆陆续续地抵达炎黄岛了。
这些机器设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杂,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
它们的到来,无疑给芳兰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随同这些机器设备一同抵达的,还有大量负责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来自阿美莉卡,他们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对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为了确保设备能够顺利安装并投入使用,芳兰官方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考虑到阿美莉卡来的技术人员在传授技术时可能会遇到语言沟通交流和技术资料翻译等问题,于是特别指示户部在统计人口情况时,要详细收集炎黄岛上原住民的语言情况。
尤其是那些精通英格勒斯语的人,更是要格外重视。
因为这些人将成为阿美莉卡技术人员和芳兰工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的语言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技术传授的效果和效率。
由于沙越捞和沙巴地区曾经是约翰牛的殖民地,所以尽管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人口规模仅有几十万,但经过户部的一番详细统计之后,令人惊讶的是,其中精通英格勒斯语的人数竟然颇为可观。
据统计,大约有将近 5 万人能够熟练地说英格勒斯语,而精通书写的人数更是多达 8000 多名。
然而,何雨柱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他深知,在面对可能大量的技术资料翻译工作时,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他考虑到实际需求可能会远远超出预期,因此决定采取更为保险的措施。
于是,何雨柱毫不犹豫地给已经返回香江的山鸡发去了一封紧急电报。
在电报中,他明确要求山鸡从香江招募 5000 名精通英格勒斯语的香江人,并尽快将他们派遣到芳兰,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技术资料翻译工作。
按照何雨柱的计划,一旦从阿美莉卡采购的机器设备和各种技术被完全消化吸收,那么芳兰人民共和国必将崛起成为芳兰所在地区最为强大的工业国家。
到那个时候,爪洼国恐怕就再也不敢轻易挑衅芳兰人民共和国了,甚至还得小心翼翼地担心芳兰人民共和国会不会主动找他们的麻烦。
令人遗憾的是,芳兰原住民的整体学历水平相当低,绝大多数人甚至都是文盲,仅有极少数人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
这一现状直接影响了工厂的劳动力构成,使得工厂的工人主要依赖于来自赤霞国的人员。
为了解决芳兰本土原住民的就业问题,他们被招募到芳兰国家农业开发公司,参与到芳兰的农业发展事业中。
然而,由于赤霞国与芳兰之间相隔上千公里的辽阔海面,交通不便,每个月能够从赤霞国抵达芳兰的赤霞国青年数量相当有限,仅有 20 万左右。
这样一来,许多工厂在初期面临着严重的工人短缺问题。
不过,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月都有近 30 万的赤霞国青年陆续抵达芳兰,各个工厂工人不足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而且因为用工人数比较大的工厂建设周期相对之下比较长,使得工人的短缺问题只对工厂的建设有一些影响。
然而,除了劳动力不足之外,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匮乏。
这不仅使得工厂在消化和吸收阿美莉卡技术方面进展缓慢,而且对于芳兰从阿美莉卡获取的武器装备生产技术的影响更为显着。
尽管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但赤霞国人天生就具备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品质。
在工厂建设期间,许多头脑灵活的工人不仅认真学习阿美莉卡培训时传授的知识,还刻苦钻研,不断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工人逐渐成长为技术精湛的青年技术人员,为芳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在隔海相望的爪洼国,一场严重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合苏托担任爪洼国陆军总司令后,爪洼局势变得愈发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关学宗果断下令,指示锦衣卫南镇抚司将爪洼国境内的赤霞国后裔转移到炎黄岛,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这一行动得到了有效执行,许多赤霞国后裔纷纷响应号召,从爪洼国各地前往炎黄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离开爪洼国的赤霞国后裔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大量的房产和土地。
这些房产和土地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爪洼国国内的矛盾。
然而,那些拥有丰厚家产的赤霞国后裔却并未选择离开爪洼国。
他们或许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或者对爪洼国的未来仍抱有一丝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