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芬挂了微信语音,指尖有些发凉。她拉开床头柜抽屉,取出那瓶熟悉的降压药,抖出一粒含在舌下。药片的苦涩在口中弥漫开来,却不及心头那份沉甸甸的滋味。
手机屏幕又亮了起来,是儿媳妇杨小雨发来的消息:“妈,我妈特意说了给您点您爱吃的糖醋鱼。”张淑芬盯着那行字,眼前浮现出上次那盘甜得发腻的糖醋鱼,亲家周美琳笑眯眯地说“女人就得多吃甜的,显年轻”,转头又补了一句“不像你总吃清淡的,看着显老”。
“怎么了?又是亲家请吃饭?”丈夫王建国从阳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浇花的水壶。
“嗯,我推了。”张淑芬站起身,把手机塞进口袋,“说晚上要给你熬中药。”
王建国点点头,没多问。他们夫妻俩三十多年的默契,有些话不必说透。他转身继续去侍弄阳台上的几盆兰花,那是他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张淑芬望着丈夫微驼的背影,想起上次饭局上周美琳评论他穿的那件夹克是“地摊货”,王建国只是憨厚地笑笑,没辩解那是女儿去年父亲节送的礼物。
厨房里的中药罐确实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那是调理王建国腰椎的方子。但更多时候,这成了他们拒绝饭局的借口。
不到十分钟,儿子的电话就打来了。
“妈,你怎么又拒绝了?我丈母娘都问好几次了,说是不是她哪里得罪你了。”儿子王磊的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
张淑芬握紧手机,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你忘了上次她怎么说你爸的?说你爸穿的夹克是地摊货,不如她给老张买的名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儿子无奈的声音:“那都是玩笑话,你别往心里去。”
“玩笑话?”张淑芬不自觉地提高了声调,“上次吃饭她拿出手机翻照片,全是她旅游的朋友圈,一边划一边说‘这是我去云南住的五星酒店,那是去海南玩的游艇,你们这辈子没去过吧’。你爸回来后闷了一晚上,说以后再也不去了。”
王磊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妈,我知道她有时候说话不太好听,但她心眼不坏。她就是爱显摆,没恶意的。”
“我知道没恶意,但我听着堵心。”张淑芬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小区花园里嬉戏的孩子们,“你跟你媳妇说声谢谢,我们心领了。”
挂断电话后,张淑芬站在窗前久久不动。她想起上周在超市遇见老同事,对方羡慕地说她“好福气,儿子有出息,亲家又这么热情”。她只能苦笑点头,心里的苦楚无人能懂。
其实张淑芬也尝试过维系这段亲家关系。上个月周美琳生日,她特意去商场挑了条羊绒围巾,花了她将近半个月的退休金。谁知周美琳接过礼物随手放在一边,说:“我侄女给我买的都是国外牌子,这个摸着手感一般。”那一刻,张淑芬感觉自己所有的好意都被轻飘飘地否定了。
下午,杨小雨又发来微信,这次附了一张糖醋鱼的照片,色泽鲜亮,看起来确实诱人。“妈,菜已经上桌了,您真不来尝尝?”
张淑芬回复:“晚上要给你爸熬中药,下次吧。”发送完毕后,她鬼使神差地点开了杨小雨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十分钟前发的,周美琳搂着女儿和女婿,三人对着镜头笑得灿烂。配文是:“一家人就得热热闹闹。”张淑芬心里像被什么刺了一下,轻轻放下手机。
阳台上传来王建国压低声音打电话的语气:“你跟你媳妇说,不是我们摆架子,实在是跟你丈母娘吃饭太累,每次回来都得缓好几天。”
张淑芬知道,丈夫这是在跟儿子通话。她从未告诉王建国,每次饭局后,她都需要默默消化好几天那些看似无心却伤人至深的话语。周美琳总会“关心”他们的退休金够不够花,体检报告上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甚至问起他们给孙子准备了什么礼物。每次听到这些问题,张淑芬都觉得自己像被剥光了暴露在人前,所有的不足和窘迫都被放大审视。
最让张淑芬难以接受的是,周美琳总会有意无意地提起他们小区的老旧,暗示他们应该搬去更高档的社区。而事实上,这个两居室是张淑芬和王建国工作三十多年换来的家,每一处都充满了回忆——女儿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学会走路的,儿子就是在那面墙上量身高留下的划痕。但在周美琳的话语里,这里仿佛成了一个需要被遮掩的耻辱。
令张淑芬没想到的是,亲家母周美琳竟然直接打来了电话。手机屏幕上闪烁的名字让她心跳加速,她犹豫了很久,直到铃声快要结束时才接起来。
“老姐,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我真心想跟你们处好关系,总拒绝多生分。”周美琳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
张淑芬握紧手机,深吸一口气:“最近身体不好,等好些了我请你。”她终究没能说出真正的理由。
周美琳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那行,我给你留了罐蜂蜜,让儿媳妇带给你,进口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故事里有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