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第一次在赵家吃饭,就注意到了那个瓷碗。
那是赵家一套祖传的瓷器,边缘带着淡雅的青花图案,碗壁薄如蝉翼,透着光能看见手指的轮廓。婆婆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橱柜深处拿出来,递到她手里时说:“这是明远奶奶传给我的,赵家用了三代人了。”
当时林晚只觉得温暖,以为这是一种接纳的象征。五年后的今天,她才明白,那更像是一种所有权的宣告——这碗,这家,这人,都早已有了固定的归属,而她,不过是暂时借用者。
“晚晚,多吃点,看你瘦的。”婆婆李素琴将一盘红烧肉往林晚方向推了推,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刚好符合一个关心儿媳的好婆婆形象。
林晚微笑着点头,夹了一小块肉放在碗里,“谢谢妈。”
饭桌上,赵家人聊得热火朝天。明远的姐姐赵明慧正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老街坊陈阿姨家的儿子考上公务员的事。
“你们还记得吗?那孩子小时候可调皮了,爬树摔断了胳膊,还是爸给接的。”明慧边说边看向父亲赵建国。
赵建国点点头,咽下嘴里的饭,“那孩子骨头长得快,三个月就拆石膏了。”
“陈阿姨那天在菜市场遇见我,非要给我带点她自己腌的咸菜,我说不用不用,她硬是塞给我...”明慧继续说着。
林晚安静地听着,小口吃着饭。这些名字,这些往事,对她而言只是零散的碎片,拼凑不出完整的图画。她试图插话,轻声问:“是住在西街那边的陈阿姨吗?”
桌上短暂地安静了一秒,婆婆接话道:“对,就是西街那家,你不认识。”然后话题又转回了陈阿姨儿子的婚礼办得如何热闹。
林晚低下头,用筷子轻轻拨弄着碗里的米饭。瓷碗触手生凉,即使在热气腾腾的饭菜熏染下,也久久不见温暖。她不经意间抬眼,看见丈夫明远正专注地听着姐姐说话,完全没注意到她刚才那微不足道的尝试和随之而来的忽视。
这样的场景,五年来重复了无数次。
饭后,林晚主动收拾碗筷,婆婆照例客气地说:“放着吧,我来就行。”
“没事的妈,您休息。”林晚坚持,端着摞起来的碗碟走进厨房。
那些精美的瓷碗在她手中发出细微的碰撞声。她小心翼翼地清洗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打碎了哪一只。这是赵家的传家宝,她不止一次听婆婆说起这套瓷器经历了战乱、迁徙,如何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每一只碗背后都有着赵家人熟悉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没有她。
“晚晚,切点水果来吧。”明远在客厅里喊她。
林晚应了一声,擦干手,从冰箱里拿出苹果和橙子。当她端着果盘回到客厅时,听见明慧正在说小时候和明远一起爬树掏鸟窝的趣事。
“明远那次从树上滑下来,裤子扯了个大口子,怕妈骂,躲在同学家不敢回来...”明慧说得绘声绘色,全家笑成一团。
林晚也配合地笑了笑,把果盘放在茶几上。明远伸手搂住她的腰,把她拉到身边坐下,“我老婆肯定想象不出我小时候那么调皮。”
林晚微微一笑,“确实想象不出。”
她其实能想象出来,因为明慧已经讲过很多次这个故事了。每一次,她都像第一次听到那样笑着。赵家人的记忆仿佛是一张老唱片,反复播放着同样的旋律,而她永远是那个站在留声机旁的听众,熟悉了曲调,却从未参与过演奏。
晚上回到家,林晚卸下妆容,看着镜中的自己。三十岁的女人,眼角已经有了细小的纹路。她想起五年前婚礼上那个满怀期待的自己,不禁苦笑。
“今天开心吗?”明远从后面抱住她,下巴抵在她肩上。
“挺好的。”她习惯性地回答。
“爸妈都很喜欢你,姐也是。”明远说,像在安慰她,又像在说服自己。
林晚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手。这种话听多了,连她自己都差点信了。
第二天是周末,林晚起早去了商场,为即将到来的婆婆生日挑选礼物。她精心挑选了一条真丝围巾,颜色是李素琴最喜欢的墨绿色。又想到赵建国喜欢喝茶,特地绕到茶庄买了一盒上好的龙井。
回到家,明远还在睡。林晚轻手轻脚地准备早餐,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上次她送给婆婆的那件羊毛衫。当时婆婆笑着接过,连声说“破费了”,但林晚后来从未见她穿过。有一次她试探着问起,婆婆只是说“太贵重了,舍不得穿”,然后迅速转移了话题。
林晚把煎蛋盛进盘子,叹了口气。她不知道这次精心挑选的礼物,会不会又被打入“舍不得用”的冷宫。
“好香啊。”明远揉着眼睛走进厨房,从后面抱住她,“我老婆真能干。”
林晚转过身,递给他一杯刚榨的果汁,“快去洗脸,吃饭了。”
餐桌上,明远一边看手机一边说:“姐刚才发消息,说下周末想全家一起去郊游,爸的一个老战友开了个农家乐,邀请我们去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的故事里有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故事里有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