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三百年,昆仑公道台的光芒愈发璀璨,却在某一日忽生微澜——人间西域的沙暴国与绿洲国因水源之争再起烽烟,沙暴国国王以“先祖曾拓荒此河”为由,截断绿洲国命脉,任凭老弱妇孺在干涸土地上哀嚎;天庭南极仙翁座下童子私盗仙草牟利,竟以幻术掩盖踪迹;地府亦出现异象,忘川河畔新生一缕缕黑气,竟是些心存侥幸、妄图篡改轮回记录的魂灵。三道阴霾如墨汁滴入清水,在三界公道之网上晕开暗痕,昆仑台的星光也黯淡了三分。
消息传至太行古村,李氏一族的当代守护者李念祖正跪在祠堂青石板前,擦拭着祖辈的牌位。他是李青山的第七代孙,眉目间带着与先辈一脉相承的坚毅,手中那本《公道录》已被岁月磨得页角卷起,却依旧墨香浓郁。祠堂的青石板忽然微微震颤,“宁折腰,不亏心;宁舍利,不负人”十二个大字竟渗出淡淡的红光,仿佛在催促着什么。李念祖心头一凛,转身取出族中秘藏的“公道令”——那是李青山当年从昆仑台带回的信物,一块刻着箴言的昆仑玉碎片,此刻正发出急促的嗡鸣。
“祖辈传下的公道,从不是守出来的,是护出来的。”李念祖目光坚定,紧紧握着公道令,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深知,要守护公道,就必须付诸行动。于是,他召集了村里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各有所长,其中有通晓律法的大学生,有擅长医术的郎中,还有熟悉地理的猎户。他们都被李念祖的正义之举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奔赴西域。
临行前夜,全村人聚集在祠堂,气氛庄重而肃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缓走上前,将混着朱砂的松烟墨递到李念祖手中,眼中闪烁着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去吧,孩子,去把公道二字,再写回人间的土地上。”李念祖接过墨,郑重地点了点头。
一行人踏上了漫长的征程,穿越了千山万水,终于抵达了西域。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震惊不已。绿洲国的良田龟裂,土地干涸,孩童们捧着空水罐,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助。李念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他深知,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
于是,李念祖带着猎户,不辞辛劳地踏遍了两国边境的山川。他们翻山越岭,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线索。终于,在一处偏僻的山洞里,他们发现了沙暴国先祖拓荒的古籍残卷。这些残卷记录了当年拓荒的艰辛和智慧,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与此同时,李念祖还请郎中为两国患病的百姓义诊。郎中们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为百姓们解除了病痛,赢得了他们的感激和信任。李念祖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渐渐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在两国交界处,李念祖搭建起了一座简易高台。他站在高台上,效仿祖辈打开了《公道录》,当众诵读起其中的文字:“李守义三千里鸣冤,非为一族之利;李敬民以血护粮,不为一己之私。公道者,当让生者有其路,老者有其养,万物各得其所。”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传递着祖辈们的正义和信念。
随着李念祖的诵读,两国人民的心中渐渐升起了希望。他们意识到,公道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每个人都秉持着正义和善良,就能够让公道重回人间的土地。在李念祖的带领下,两国人民开始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重建家园而奋斗。他们相信,只要坚持公道,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取出古籍残卷,上面清晰记载着沙暴国先祖与绿洲国先祖曾共修水渠、共享水源的盟约,又指着干涸土地上的裂痕:“截断水源,看似得利,实则断了两国生生不息之路。”沙暴国国王面露愧色,而绿洲国的首领也上前一步:“多年来我们只顾索取,未曾想过与沙暴国共寻节水之法。”李念祖顺势提议,由两国共同组建水渠管理队,以古籍盟约为凭,按季节均分水源,再合力开凿蓄水湖。当两国百姓携手培土修渠时,昆仑台的星光忽又明亮一分,西域上空的暗痕悄然消散。
与此同时,天庭的明心台忽现异象,将童子盗仙草牟利的始末投射在凌霄宝殿的穹顶之上。原来那童子见人间有人为钱财不择手段,便心生贪念,以为能瞒天过海。玉皇大帝并未降罪,而是令其前往人间,跟随李念祖的同伴——那位大学生学习律法,亲眼目睹公道如何化解纷争。童子在人间看到百姓因水源重聚笑颜,看到李念祖为调解琐事彻夜不眠,终于幡然醒悟,返回天庭后将所盗仙草尽数归还,还自请驻守藏经阁,每日誊写《人间公道录》,以警示自身。
地府的黑气则愈发浓重,竟是十殿阎罗座下一位判官被私欲蒙蔽,收受贿赂,为恶魂篡改轮回记录。地藏王菩萨取出公正镜,将太行古村的往事与西域的和解之景一并映照在枉死城上空。那些被篡改记录的冤魂见人间公道未绝,怨气渐消;而那名判官在镜中看到李守义冒死鸣冤、李念祖千里奔波的身影,再看自己手中沾污的判笔,顿时羞愧难当,自请前往悔悟台长跪思过,永世不再执掌判案之权。随着判官伏法,忘川河畔的黑气如潮水般退去,彼岸花再度绽放得绚烂夺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