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
翌日一早,朝堂之上,楚默离与平日看起来没有不同,也未提起大家关心的事。
前一日遇见水乔幽的几人心中打鼓,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又偷偷抬眼看了楚默离几次,却没能看出水乔幽是否已经劝过楚默离。
他们给了其他人一个眼神,有人走出来,又在朝堂上提起了此事。
楚默离决定未改,孝心坚定地给回绝了,并且表明,如今青国疆土扩大,稳定民生,繁荣青国,才是朝廷当前之要,不希望朝廷的俸禄耗费在这种琐事之上。
众人闻言,神色都有些僵硬。
直到下朝,众人劝说依旧无效,楚默离也拒绝了还想劝谏此事之人的面见。
以往这种事情,阻碍多半出在后宫。
大家谋划此事之前,也以为最大的阻碍定会是皇后。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皇后二话不说就赞同了,天子反而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再三否决。
别说他们是第一次见,纵观史书,好像也没有这种先例。
众人只好将希望寄托在皇后水乔幽的身上,盘算着若是这几日此事依旧没有进展,就要想办法再与她当面谈论此事的重要性。
若是皇后劝谏也无效,为了青国的千秋万载,他们就以死谏劝谏。
然而,众人还没走出宫门,有消息灵通者得知,陛下一早下旨命皇后去宫外行宫思过。
众人震惊,赶忙打听详情。
据前一晚在信阳宫当值的人透露,昨夜皇后劝谏陛下,听取众臣谏言,重视子嗣大事,充盈后宫,纳取新人。陛下大怒,责怪皇后闲居无聊,不知体恤陛下每日操劳国事的辛苦,还将这种琐碎之上摆到大事重事之前,叨扰陛下,耽搁陛下处理国事,命皇后今日前往宫外行宫静思己过。
两位皇子得知此事,替皇后向陛下求情,陛下全给驳回去了,并罚大皇子抄书三日,小皇子哭闹不止,陛下直接将小皇子也罚去行宫了。
至于皇后此次要思过多久,陛下没有明确。
此事,也足见陛下怒气之重。
众臣上朝之时,皇后已经带着小皇子离宫出城。
众人错愕,之前还希望水乔幽能劝动楚默离的人心里希冀打住,前一日见过水乔幽的四人心中开始打鼓。
陛下对皇后动如此大的气,若陛下知道这事是他们跟皇后说的,那陛下对他们……
先前还想着死谏的众人相互之间各看一眼,统一认为,此事乃国之大事,还是应当从长计议。
他们还是先回去,看看情况再说。
出宫之后,众人将目光都投放到了国舅府上,观看袁松的后续举动。
下午,袁松果真如他们猜测的,匆忙进了宫求见天子。
御书房外伺候的人在门外听见,袁松想替皇后求情,陛下却是一点面子没给,不但没有同意撤旨将皇后与小皇子接回来,还将袁松训斥了一顿,连带吏部上上下下都被提了一遍,明确表示对整个吏部最近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最后,袁松灰头土脸的从御书房出来。
袁松出了宫,回到吏部,又将陛下不满意吏部表近日现的话语,具体到人。
吏部上上下下,这日一早高高兴兴上值,下午战战兢兢回家。
待到这些事情传到一直盯着袁松举动的众人眼里,众人再次一致决定,继续看看情况。
隔日上朝,楚默离不提皇后之事,没有明下旨意,众人默契歇息了一日,都未再提子嗣之事。
御书房外遇到水乔幽的四位,心则都快提到了嗓子眼,不知上首天子可已知道了是他们请的皇后,若是知道了,又会如何对他们。
好在,楚默离没有点到他们几人。
下朝之后,他也没有召见任何一人。
几人松了一口气,可这一口气吐完,心都又提得更紧了,猜不透楚默离到底是没有怪罪他们还是暂时没有怪罪。
这一晚上,四人没一个人睡好觉。
这样的日子,他们一连过了三日。
两位宗室长辈觉得陛下是个明君,皇后此举,乃是出于大义,决定还是要进宫去替皇后求情。
二人还未出家门,另外两位重臣收到了吏部送来的由天子批准的升调文书。
两人打开文书一看,居然还是都调至了很多人想去却攀不上的地方。
两人呆愣震惊之后大喜,知道了陛下还是之前那个宽仁英明的明君。
另外两个准备进宫的人,得知此事,也是讶异,一番交流分析,一致决定再次暂缓进宫之事。
升调文书下发第二日,两位重臣意气风发地去了新衙门就职。
他们也没有被升迁的喜悦完全冲昏头脑,还是担忧天子此举,是不是别有他意。
三日下来,一切正常。
除了,忙了点。
两人一到新衙门,见过该见的人后,就陆续有人来禀事求见、找他们过目文书、签字盖章,好不容易忙完,想要喝杯茶,下面就有人来告知某处需要他们亲自外出考察,实地巡视,午饭都没吃上。终于到了下值的点,他们正要走,又有急事来了。回到府上,已是休息之时。他们刚要休息,急事追到府上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暮醉归途》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日暮醉归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日暮醉归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