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也是陆渊一直在想的问题。
而且正是根据这个问题可以推出那个假设最有漏洞的地方。
难道所谓的毁灭只毁灭重启部分吗?
那好。
就先假设世界的本质就是这样。
但是,非重启部分是根据那位所占的子集推导出来的。
直接回溯到第一次重启之前。
那位是一直存在,还是第一次重启时才出现的?
如果“那位”从一开始就存在,那就很难用“人”这个概念来理解祂了。
祂更像是某种超越性的存在,类似造物主或者宇宙规则本身。
那么祂重启世界的动机也就完全不可知了。
他重启的动机也就不知道了。
其实陆渊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像他们那天做的模拟世界运行的实验一样。
在相同的物理规则下,无论初始条件如何设置,世界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趋向毁灭。
所以“那位”才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启世界,试图寻找一个不会让世界走向毁灭的初始条件。
就像调试一个复杂程序,不断修改初始参数,希望找到一组能让程序稳定运行的输入值。
根据这个思路往前推的话,“那位”极有可能亲身经历过毁灭。
所以,陆渊更倾向于“那位”是在第一次重启或者说毁灭后才出现的。
但这样一来,逻辑链条就出现了问题。
如果“那位”是在第一次重启后才出现,那就意味着在“那位”出现之前,世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全集,而且只包含重启部分,不存在什么非重启部分。
因为陆渊提出的非重启部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从代表“那位”的子集推导出来的。
可关键问题在于,陆渊从“那位”的存在推导出了“非重启部分”的存在,但这不代表“非重启部分”就是因为“那位”才出现的。
那也有可能是先有非重启部分,再有代表“那位”的子集。
这就让整个假设看起来充满了循环论证和自相矛盾。
但陆渊选择先把矛盾放到一边,这个假设对他最有用的地方就确认有一个非重启部分,而且重启部分的人可以干预到非重启部分。
先考虑主要目的。
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重现中保下这个世界,而不是在那个几乎必然会到来的毁灭中保住世界。
根据自己提出这个全是漏洞的假设,陆渊做出了两个决定。
先尝试将这个纪元某一时刻的全部信息存储到杨岁的意识里。
这个想法的依据是,杨岁现在的意识里,很可能就存储着上个纪元的信息。
至少,他的意识与存储了上个纪元信息的“硬盘”建立了连接。
如果,他的意识只和这一个“硬盘”连接,那他们的信息也会保存到这个硬盘里。
这个硬盘的信息属于非重启部分,不可能受到重现本身的影响,除非爷爷专门删除他们的信息。
那爷爷硬要删除的话,他们也没办法。
不过……
他们和爷爷都是那位的手笔,如果他们能把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硬盘。
注意,是属于自己而不是属于世界的硬盘,那就也可以躲过重现,爷爷也没有权限删除。
而关于生态位的部分,陆渊又想到了一个方面。
如果旧纪元覆盖了新纪元,那么“那位”会不会承认这是又一个新纪元?
因为这次不是祂主动重启的,而是爷爷强行重现的。
从逻辑上讲,“那位”大概率不会承认这是一次有效的重启。
那就代表,他们三个可以占据这个生态位,依然是主角。
说的形象点,就是一本小说有两部曲,他们现在是第二部,爷爷是第一部的主角。
虽然爷爷要把第二部的内容替换成第一部,但这个本书的书名依然是第二部的书名,这本书没有完结,他们三个还是主角。
所以,从这一点可以推出,他们三个有很大的可能性渡过重现。
可以带着这个纪元的信息,在覆盖了这个纪元的旧纪元中想办法。
第二个决定也和信息有关。
那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尝试把整个世界的信息存储到太阳里。
这个设想其实没有依据,主要就是觉得太阳不简单,如果他的假设成立,那这个太阳很有可能就是重启部分和非重启部分的交点。
在假设成立的情况下推理,上个纪元必然是把信息存储到了非重启部分。
上个纪元都能做到,那他们理应也能做到,在太阳内存储信息只是一个尝试罢了。
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决定。
那就是大力发展太空技术。
不管我的假设成不成立,你说星空是虚假的,那我就猛猛探索星空!
最好是把曲速引擎、虫洞技术这些理论上的概念都实现出来,直接实现超光速航行,开拓人类的边界。
等科技发展到足够高的程度,还可以建造类似戴森球阵列的超级巨构,直接把整个太阳包裹起来。
你说太阳是一切的起源,那我就把太阳封闭起来。
如果能发现其它合适恒星,或者发展到不需要恒星的地步,就直接尝试炸掉太阳。
当然,陆渊很清楚,后面那些设想都太遥远了,要想实现的时间跨度都是以百年为单位。
但这一招的核心其实就是发展太空技术,探索宇宙。
而正电子世界已经方舟计划了。
陆渊出的招很多。
先别管这些招有什么用,主打有什么招用什么招!
万一就有用呢?
喜欢诡异:外置大脑和人形兵器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诡异:外置大脑和人形兵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