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昌叹了口气,走过来靠在灶台边。
“红昌啊,你给哥出出主意。看你办了停薪留职,把门市部搞得有声有色,我这心里也痒痒。可你嫂子不同意,说铁饭碗稳当,不能扔。虽然说最近工资涨了点,可大伙都涨,物价也跟着涨,这点钱根本不够花、这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日子可怎么过?”
“哥,不是我说你,现在国家的局势你也看得到,改革春风都吹遍了,变化多快啊!以前谁敢摆摊做买卖?现在不都合法了?继续在厂里当工人,看着是稳当,可真没什么奔头。”
“我去过南方,那边变化更大、商品房一栋栋盖起来,高楼比咱们这儿的办公楼还高。个人开的小作坊、村里办的工厂,一个比一个红火;
街上人的穿着也比咱们时髦,都是最新款的布料。就说你待的机床厂,现在南方那边也有厂生产机床,价格更便宜,质量还差不多,你说客户会买谁的?照这么下去,过几年这铁饭碗能不能保住,都说不准。”
这话戳中了刘云昌的心事。
家里就刘红昌出过远门、见过大世面,他自己一辈子待在厂里,没经历过外面的变化,心里早就慌了。
真要是没了工作,老婆孩子难道喝西北风?
“红昌,真要是厂子不行了,我没了工作,你嫂子还有马上要生的孩子,可怎么办啊?你别跟哥卖关子了,有啥主意就直说,咱们亲兄弟,还藏着掖着干啥?”
“做买卖,干个体户!现在国家允许,合法合规。你看看报纸上,万元户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你就不眼热?”
“眼热!怎么能不眼热?”
刘云昌立刻接话。“我就是看你搞的那个门市部,我早就想跟着你干了!可你嫂子怀着孕,脾气本来就急,我怕跟她提这事儿,气着她和孩子,才一直没敢说。”
“哥,我琢磨着,咱们这胡同缺个方便街坊的小卖店、大家伙买包盐、打瓶醋,都得走十多分钟去街道口的供销社,太不方便了。你不如在这儿开个小卖店,坐在家里就能挣钱!”
“等过两年孩子大了,你和嫂子还能再拓展拓展,卖服装、小百货、玩具,哪个都挣钱。像我一样去南边进货,拉回这边卖,一个月挣的钱,顶你俩现在几个月工资都不止。咱们家这院子刚好挨着胡同口,在院墙开个窗口,再搭间小房当铺面,连房租都省了。”
这话不仅刘云昌听着动心,院子里和麦香一起吃罐头的吴小英也听进了耳。
她看了眼身旁的麦香。
“麦香啊,我跟你大哥就是没这魄力。你当初是怎么想通的,居然敢让红昌办停薪留职?”
麦香舀了块桃肉放进嘴里,咽下去才笑着回话。
“嫂子,男人嘛,就得让他去闯。咱们当女人的,做好后盾就行。你要是都不信他,还有谁信?钱没了能再挣,可要是把男人想闯荡的心气儿给磨没了,现在他不说啥,以后保不齐会翻旧账埋怨咱们。他们愿意闯,咱们就支持、大不了从头再来、我还有工作,我养他!”
这话点醒了吴小英、自己有稳定工作,就算刘云昌办了停薪留职,还有她的工资兜底。
再说刘红昌的门市部明摆着挣钱,说不定早就是万元户了,自己确实没必要拦着。
想明白之后、她抬头朝厨房喊。“红昌啊,那营业执照该咋办啊?”
刘云昌一听这话,手里的土豆差点掉地上,站起身,从厨房快步走出来,一脸激动地盯着吴小英。
“小英,你这是同意了?我跟你磨了那么久你都不松口,怎么红昌和麦香说两句你就答应了?”
吴小英白了他一眼。
“红昌是见过世面的个体户,人家是老板!我不信他,难道信你?明天你就去打听手续,顺便把小房盖起来!”
刘红昌也跟着从厨房出来。
“那我明天陪哥一起去跑手续!”
半个月后,刘家院子挨着大门的左侧,新搭起了一间小房,院墙上开了个方正的窗口。
刘家小卖店的招牌一挂,生意就算正式开张了。
店里的货很全、夏天能冰着卖的冰棍、家家户户离不开的油盐酱醋、糖烟酒茶,还有锅碗瓢盆这类小百货,全都明码标价。
刘云昌顺利办了停薪留职,每天守着小卖店,真就实现了坐在家里挣钱。
他还特意在店门口贴了两句标语。
一句是“顾客是上帝,不打骂顾客”。
另一句是“小本经营,概不赊账”。
其实街坊邻里做熟人生意,偶尔赊账难免,但提前写上,既是提醒,也免得有人赖账。
最让老刘家高兴的事,就是大嫂吴小英生了,生了个六斤八两的大千金宝贝,别的不说了,结婚十多年没有孩子,就是生了个驴蛋子也得当成宝贝,更何况是白白嫩嫩的大闺女了,尤其是王兰直接当成眼珠子宝贝着。
刘云昌给这个孩子取名心心,这可是日盼夜盼来的、他的心和他媳妇的心、两颗心就是他们的宝贝女儿刘心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