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京都大会堂里格外热闹。
全国三十四个地方代表团齐聚,鲁、川、淮扬、湘、粤、闽、徽等八大菜系的上百位顶尖厨师身着厨师服,各自带着趁手的工具。
大赛评审委员会阵容更是亮眼,既有深耕烹饪数十年的各地名厨,也有饮食研究领域的教授学者,还有几位社会名流坐镇,每一位都对吃有着极高的品鉴水准。
主持人站在台上,拿着话筒清晰地介绍比赛规则。
“本次大赛为期四天,今天上午各代表队先熟悉场地、准备食材,上午十点正式开始首轮比拼,四天内分批次完成菜品制作。最后一天将根据各位师傅的综合分数排名,公布获奖名单!”台下掌声雷动,刘红昌心里过了一遍菜品流程。
他选的食材都是市场常见的新鲜货,不像沈辽代表团那位师傅,光准备的食材就透着奢侈。
十点一到,后厨立马响洗菜,切菜,刷锅的声音。
刘红昌先从箱里拿出处理干净的大肠,准备做第一道菜九转大肠。
他刚拿起刀,就听到旁边传来砰的一声闷响,搞得周围几位厨师都看了过去。
是同属晋省代表团的白宝山大哥,他正对着眼前的煤气灶皱着眉,手里还拿着火柴,明显是吓到了,头发都被烧没了一块。
“这咋嫩损嘞!这甚情况啊?这个火怎么开?我之前在老家后厨用的可都是灶火,这玩意儿我没碰过啊!”
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就站在旁边,只负责记录画面,一句话也没说。
刘红昌见没人搭话,放下手里的刀,快步走到白宝山身边,指着煤气灶的阀门。
“白大哥,这个叫煤气灶,你先把下面的阀门拧开,再划一根火柴凑到火口,点着之后转这个旋钮就能调火大火小了,你试试,不难。”
白宝山赶紧点头,连声道谢。
“谢谢啊红昌兄弟!我琢磨琢磨,你快回去忙你的,别耽误你做菜!”
刘红昌笑着应了声,回到自己的操作台继续处理大肠。
没过多久,白宝山就按着自己的经验掐算着时间,把蒸好的鱼端出了蒸锅。
他将鱼装盘,撒上葱花、淋上热油,随后端着盘子快步送到评委席。
此时评委席上,为首的皇室后人溥节正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仔细查看。
刚碰到鱼肉,他就皱了皱眉,抬头看向其他评委。
“大家过来看看,这个鱼是不是没熟啊?”
旁边几位评委也纷纷拿起筷子弄了弄、随后都摇了摇头。
一位白发老厨师。
“鱼肉内里还带着血丝,确实没熟。按规则,这道菜只能给零分了。”
白宝山站在旁边,脸都红到了耳根,倒了大霉了,他怎么就是排第一个了,没有用煤气的经验啊。
后厨里热闹得像开了锅,可刘红昌耳朵尖,还是清晰听见了评委席传来的零分通报。
他悄悄抬眼瞥了眼不远处的白宝山,这事也不能全怪白师傅,毕竟他是头一个上台的,对煤气灶的火候把控不熟,没把鱼蒸熟也情有可原。
再说这是第一届全国大赛,能让评委打出八分就算成功,零分不过是吃了先上的亏。
有了白宝山的先例,后面参赛的厨师都学聪明了。
宁愿把菜做老点、过火些,也绝不敢让食材带着生被端上去,后厨里的蒸菜、炖菜,都比平时多焖了好几分钟。
刘红昌的顺序排在鹿鸣春饭店那位刘师傅后面,等对方把辽菜菜品端上去,才开始最后整理自己的四道鲁菜。
他早听说辽菜以鲁菜为底子演变而来,最讲究用飞禽走兽、山野珍馐。
虎肉、熊掌、飞龙、鹿筋、狍子肉,都是寻常人难得一见的食材。
可这类野味大多带着腥、臭、骚味,得用火腿、老鸡、干贝熬出的高汤反复去味,吃的本就不是食材本身的味,而是那股子鲜嫩口感。
等日后动物保护法一颁布,这位刘师傅没了野味食材,手艺怕是得折损一半。
很快,刘师傅的兰花熊掌、游龙戏凤、红梅鱼肚、凤腿鲍鱼就端上了评委席。
几位评委盯着盘子里从没见过的菜,手里的筷子都顿了顿。
别说吃,有的人连见都没见过。
尝过之后,众人更是面面相觑,一位老教授先开口。
“这菜咱们都没吃过,没个参照,实在难评好坏啊。”
另一位厨师评委点头附和。
“去味做得确实好,没半点腥气,味道是不错,但好不好到满分,不好说。”
就在这时,溥节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走到菜品前仔细看了看,又夹了一筷子熊掌尝了尝,语气笃定。
“这道兰花熊掌,我幼时在宫里吃过。论手艺,宫中御厨都不如这位刘师傅!这道菜,我给满分!”
有了他这话,其他评委像是有了准星,纷纷给兰花熊掌打了满分,这道菜最终以全满分的成绩通过评审。
刘红昌站在台下看着,心里也忍不住佩服、现在还能吃到正宗辽菜,再等到八九年之后、辽菜成了非遗,想吃也难了,得好好珍惜这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