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也不能想。王满仓甩了甩头,把那些可怕的念头赶出去。他想起招娣小时候,冬天里总揣着烤红薯跑回家,踮着脚把红薯塞进他嘴里,说“爸,甜,你吃”;想起她刚上初中时,拿着满分的数学卷子,蹦蹦跳跳地跟妈妈说“妈,我以后要考大学,带你们去城里住”。那时候的招娣,眼睛亮得像星星,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王满仓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赶紧接起来,“喂?”
“是……是王招娣的爸爸吗?”电话那头是个小姑娘的声音,怯生生的,带着点哭腔。
“是,我是她爸,你是谁?招娣呢?她是不是跟你在一起?”王满仓的声音一下子提起来,手都在抖。
“我是七年级的,叫陈小雅。”小姑娘吸了吸鼻子,“下午……下午王招娣姐她们堵着我,让我给她们买零食,我没给,她们就推了我一下。后来……后来我看见王招娣姐跟那几个姐姐吵架,好像是为了我,然后王招娣姐就跑了,我跟在后面,看见她往镇上的方向走了,我不敢跟太近,就回来了。”
王满仓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又猛地燃起一丝希望——至少知道招娣去了镇上。“那你最后看见她的时候,是几点?她有没有说什么?”
“大概六点多吧,”陈小雅想了想,“她好像跟那几个姐姐说‘你们别欺负她了’,然后那几个姐姐就骂她,她就跑了。我没听见她说别的。”
挂了电话,王满仓抓起手电筒就往外跑。他没跟病床上的妻子说,怕她担心,只是在门口喊了句“秀梅,我去找招娣,很快就回来”,就冲进了夜色里。土路坑坑洼洼,他跑得太急,差点摔在沟里,膝盖磕在石头上,疼得钻心,可他没停——招娣一个人在镇上,万一出点事,他怎么对得起病床上的妻子?
手电筒的光柱在土路上晃,照亮了路边的野草,也照亮了他满是焦虑的脸。他一边跑,一边喊:“招娣!王招娣!你在哪儿?”声音被夜色吞没,只有回声在山谷里荡,显得格外空旷。
跑到镇上时,已经快十点了。镇上的商店大多关了门,只有几家小卖部还亮着灯。王满仓挨家挨户地问,“老板,你见过一个穿黑色连帽卫衣、扎马尾的小姑娘吗?十四岁左右,发尾有点黄。”
“没见过。”
“没注意。”
“是不是跟几个染黄毛的丫头在一起?下午好像看见过,往东边去了。”
东边是河滩,晚上没什么人,只有几个钓鱼的老头会去。王满仓心里一紧,赶紧往东边跑。河滩上黑漆漆的,只有远处钓鱼的老头亮着一盏小灯,像颗孤星。他拿着手电筒四处照,“招娣!招娣!”
就在这时,他听见不远处传来微弱的抽泣声。他赶紧跑过去,手电筒的光打过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河边的石头上,黑色的连帽卫衣裹着瘦小的身子,正是王招娣。
“招娣!”王满仓跑过去,蹲下来,看见女儿脸上有几道划痕,眼睛红红的,嘴角还有点肿,“你怎么在这儿?跟人打架了?”
王招娣抬起头,看见他,嘴唇动了动,没说话,只是眼泪掉得更凶了。
“是不是那几个丫头欺负你了?”王满仓伸手想摸她的脸,被她躲开了。
“没有,”王招娣的声音哑哑的,“我没跟她们打架。”
“那你为什么不回家?你知道我和你妈有多担心吗?”
王招娣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她们让我跟陈小雅要钱,我不想要,她们就骂我,还推我。我……我怕你说我,怕你觉得我又学坏了,就没敢回家。”
王满仓看着女儿,心里又疼又气。他知道女儿不是坏孩子,只是没人管,才跟那些人混在一起。他伸手,把女儿拉进怀里,“傻丫头,跟爸回家。不管你做错什么,爸都会跟你一起改,你别一个人扛着。”
王招娣靠在他怀里,肩膀微微耸动,没哭出声,却有眼泪落在他的衣服上,滚烫的。“爸,我错了,我以后不跟她们玩了。我……我想回家,想给我妈擦身。”
“好,咱回家,现在就回。”王满仓拍着女儿的背,手电筒放在一边,光柱照在河面上,泛着粼粼的光。
回家的路上,王招娣跟他说,其实她今天跟那几个姑娘出去,是想跟她们说清楚,以后不跟她们一起了,可没说两句就吵起来了。她还说,下午看见陈小雅被欺负,想起了小时候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自己,所以才忍不住替陈小雅说话。
王满仓没说话,只是把女儿的手攥得更紧了。他想起自己平时总忙着照顾妻子、忙着种地,忽略了女儿的感受,要是他能多跟女儿聊聊,是不是女儿就不会走上歪路?
快到村口时,王招娣突然说:“爸,明天我想给我妈洗个澡,再给她煮点鸡汤。我攒了点零花钱,放在书包里。”
王满仓点点头,喉咙发紧,“好,爸跟你一起。”
家里的灯还亮着,李秀梅肯定还在等。王满仓看着身边的女儿,又看了看前方亮着灯的家,心里突然松了口气。家长群里的沉默虽然让他寒心,可只要女儿能回头,只要一家人还在一起,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手电筒的光柱在土路上晃,照亮了前面的路,也照亮了这一家人的希望。
喜欢叛逆的青少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叛逆的青少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