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的第一缕阳光,是踩着早读课的铃声溜进八年级(3)班教室的。窗台上的绿萝还沾着假期前浇的水,水珠顺着叶片滑下来,滴在窗沿上,却没惊醒讲台前捧着课本的林老师——她的目光,正牢牢锁在第三排那个低头的身影上。
“苏晓,起来背《记承天寺夜游》。”
声音落下的瞬间,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苏晓猛地抬头,马尾辫上的粉色皮筋晃了晃,露出一张泛着慌色的脸。她攥着语文课本的手指关节发白,课本被翻到《记承天寺夜游》那页,空白处还留着开学初她用彩笔写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只是此刻,那些熟悉的字迹像是突然生了疏,在她眼前晃成一团模糊的墨。
“我……我没背下来。”苏晓的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头又低了下去,能看见后颈的碎发被汗水浸得贴在皮肤上。
林老师皱紧了眉。她记得很清楚,开学第一个月的语文测试,苏晓的古文默写是全班唯一的满分,《论语》十则背得又快又准,就连她随口提的《春江花月夜》,苏晓都能断断续续背出几句。那时的苏晓,总爱在早读课结束后追着她问“林老师,今天还能多教我一篇古文吗”,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光。可国庆假期不过七天,怎么连两百字都不到的《记承天寺夜游》都背不下来了?
“坐下吧,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林老师的声音里带着失望,转身继续抽查其他同学。苏晓坐下时,椅子腿在水泥地上蹭出一声刺耳的响,她能感觉到周围同学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疑惑,还有几分她不敢细想的轻视。她把脸埋进课本里,鼻尖萦绕着纸张的油墨味,脑海里却突然蹦出国庆期间的画面——KTV里闪烁的彩灯,烧烤摊飘着的油烟,还有初三那几个“姐妹”笑着递过来的手机。
开学第一个月快结束时,苏晓是在食堂遇见陈瑶的。陈瑶是初三(1)班的“大姐大”,留着齐肩短发,耳朵上别着银色的耳夹,身边总跟着两个同样打扮的女生。那天苏晓不小心把汤洒在了陈瑶的校服上,正慌着道歉,陈瑶却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以后跟我们一起玩,没人敢欺负你。”
从那以后,苏晓的课间不再是抱着语文课本在座位上背书,而是跟着陈瑶她们躲在教学楼后的树荫下。她们会给她递包装花哨的零食,会跟她聊最近流行的短视频,还会拿出手机让她看“有趣”的直播。有一次苏晓犹豫着说“我还没背完《桃花源记》”,陈瑶就笑着揉她的头发:“背那玩意儿干嘛?等我们初三毕业,带你去城里玩,比古文有意思多了。”
国庆假期第一天,陈瑶就给苏晓发了消息,让她出来“放松放松”。苏晓看着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本想在家背古文,可陈瑶的消息一条接一条地弹出来:“就玩一天,开学再背也不迟”“我们都在等你呢,别扫兴”。最终,她还是背着书包出了门,把语文课本孤零零地留在了书桌上。
那七天里,她们去了镇上的KTV,苏晓第一次拿起话筒,却连一首歌都唱不完整;她们去了夜市的烧烤摊,苏晓看着油腻的食物,却没什么胃口;她们还在陈瑶家的出租屋里熬夜刷手机,苏晓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画面,眼皮越来越重,却被陈瑶拉着说“再玩一会儿”。有好几次,苏晓想起没背的古文,想拿出手机查一查,却被陈瑶一把按住:“放假就是要开心,提学习多没意思。”
直到开学前一天晚上,苏晓才想起语文作业还没写,古文也没背。她翻出语文课本,看着《记承天寺夜游》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句子,却怎么也记不住。窗外的月光照在课本上,她突然想起开学初林老师说的话:“古文里藏着古人的日子,你背会了,就像跟他们聊过一场天。”那时她还觉得这话很有意思,可现在,那些文字却像隔着一层厚厚的雾,怎么也穿不透。
“苏晓,你跟我说实话,国庆假期是不是没好好背书?”办公室里,林老师把一杯温水推到她面前,目光里没有了课堂上的严厉,多了几分担忧。
苏晓捏着水杯的杯壁,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眼泪突然就涌了上来。她断断续续地说起陈瑶她们,说起KTV里的彩灯,说起熬夜刷手机的夜晚,说起自己明明想背书,却总被“姐妹”拉着玩的纠结。
“老师,我不是故意不背的,我就是……就是怕她们不跟我玩了。”苏晓的声音带着哭腔,肩膀微微颤抖。
林老师静静地听着,等她哭完,才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老师知道你想交朋友,可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你以前那么喜欢古文,背《论语》时眼睛都在发光,难道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就把这份喜欢丢了吗?”
苏晓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林老师。她想起开学初自己背完《岳阳楼记》时,林老师笑着夸她“有灵气”;想起自己在作文里写“我想读遍所有古文”时,林老师在评语里写“老师期待你实现梦想”。那些画面,比KTV里的彩灯更亮,比手机里的视频更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叛逆的青少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叛逆的青少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