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急了:“赵主任,张强奶奶卧病在床,他中午要回家熬药,带在身上方便……”
“方便也不行。”赵守业直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细则第82条,学生个人物品不得带入教室。要么带回家,要么没收。”
张强站在旁边,眼圈红红的,手里攥着布包的带子,指节都泛白了。刘春燕看着他,又看了看赵守业,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这所山坳里的初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老师们不仅要教书,还要帮着照顾孩子的生活;可现在,却要为了那些冷冰冰的条款,让孩子受委屈。
那天晚上,李红梅去找了校长老郑。老郑正在办公室里修台灯,灯泡是从镇上废品站捡的,用了三年多。“老赵的事,我知道。”老郑叹了口气,把螺丝刀放在桌上,“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学校没规矩,学生打架没人管,家长闹到县里,他差点被撤职。从那以后,他就把‘规矩’看得比啥都重。”
“可也不能这样啊。”李红梅坐在椅子上,声音有点哑,“这两周,王强为了补日志,每天放学都留到天黑,他爸妈以为他在学校惹事,昨天还来学校问;老周的手还没好,今天又在抄材料;张强因为草药包的事,下午上课都没精神……”
老郑沉默了很久,看着窗外的老槐树,叶子在风里晃来晃去。“明天县里来人,先应付过去。”他顿了顿,又说,“等检查完,我找老赵聊聊。规矩是要守,但不能让规矩把人困住,尤其是在咱们这样的农村学校。”
第二天县里的检查组来了,赵守业拿着厚厚的材料,一条一条地念给检查组的人听,从黑板擦的摆放角度,到学生作业本的字迹高度,说得清清楚楚。检查组的人点点头,说:“赵主任管理得很细致,值得其他学校学习。”
赵守业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把材料整理好,小心翼翼地放进红色文件夹里。可他没看到,检查组走后,刘春燕拿着张强的草药包,在办公室里安慰着哭鼻子的张强;王强背着帆布包,又一次走进了政教处,手里拿着改了第五遍的《班级纪律日志》;老周坐在办公桌前,手指上贴着创可贴,正在抄新的《安全责任书》——刚才检查组说,上次的材料因为纸边有点卷,得重新抄一份。
山坳里的风从窗户吹进来,掀动了桌上的《细则》,第47条“除草土坑深度不低于五厘米”的字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刘春燕看着窗外,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这些规矩能多一点温度,少一点冰冷的刻度呢?
喜欢叛逆的青少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叛逆的青少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