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远、费无极、阿长与子午、余下、普安、武连,坐在厅堂说话。
张明远对费无极笑道:“师兄,此番郾城大战,岳将军指挥得当,将士冲锋陷阵,可谓英勇无敌、势不可挡!这一仗打得漂亮。”
费无极点点头道:“可不是,英雄配神剑自然是英勇无敌了。”
阿长见子午四人一头雾水,就解释道:“你们当然算不得什么英雄人物了,岳飞才算。”
子午不以为然:“我当然不是英雄人物,可英雄剑在我手里。”
余下道:“我虽说没什么大作为,可也冲锋陷阵了,也算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至于功名利禄,我不在乎。毕竟功成不必在我,后人自有评说。”
普安掷地有声:“不错,岳飞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如若不是岳家军,岳飞也成就不了不世之功。要论英雄,说英雄,可离不开英雄背后的无名英雄。”
武连道:“何谓无名英雄?”
阿长道:“就是为我大宋江山社稷,保家卫国而马革裹尸的人,他们没留下姓名,他们却化作了一座山,一条河,值得后人永世不忘。”
众人不由自主,站了起来,闭上眼睛,低下头,为那些无名英雄默哀。
子午道:“师父、师叔、师伯。我等临走之时,岳元帅引领大军坚守郾城,虽说兀术逃回东京去了,可按兀术的秉性,恐怕并不会善罢甘休。”
余下附和道:“师父、师叔、师伯。兀术这家伙人多势众,结果尽皆大败而逃,如今还是不肯服输,如之奈何?”
武连恨恨的道:“那是自然,如若轻易退兵,他还是兀术么。再者,在完颜亶面前如何交差!兀术是南下侵宋的急先锋,这毋庸置疑。”
普安气道:“且不管他,我大宋静观其变,见机行事就好。想必岳将军早已胸有成竹。”
费无极叹道,“是啊!想当年,李纲将军如若不去江南,东京也不至于虎落平阳被犬欺。如若钦宗重用张叔夜大人,想必也不会有靖康耻。”说着不由热泪盈眶。
张明远信心百倍,信誓旦旦道:“不必如此,如今岳飞将军英勇无敌,如若不出意外,定当北定中原,还于旧都。也未可知!贫道看好岳鹏举,他是大宋的男子汉大丈夫。”说话间,目光炯炯有神,慈眉善目,一目了然。
阿长忙道:“但愿如此!可那宋高宗,还有他手下的那帮主和派,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坐视不管的。他们一定会加以阻拦,如之奈何?”
子午笑道:“师伯!您是说赵香云的九哥?他本人原来好像没有那么差劲,不知为何后来就变了,完全让我们无法相信,他是我们最初认识的那个康王殿下。”
武连道:“想当年,我们在一起也还算作是好朋友、好兄弟,那段友谊还是挺珍贵的,值得怀念。”
普安叹道:“那时候感觉赵构是一个比赵恒有见识有胆气之人。独闯金营,浑身是胆。颇有英雄豪气,实在是令人佩服有佳。”
余下叹道:“是啊!可是自从东京失守之后,赵构兄弟去了江南,像是成了逍遥自在的风流皇帝,令人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张明远仰天长叹,缓缓道:“要不说是,我等出家人见识如此短浅呢!所谓江湖险恶,庙堂难测。天下纷扰,一切尽皆欲望所左右,一个人一旦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前,定当苦苦追求。如若有朝一日突然得到了,怕是并不会珍惜的。只视之为功成名就,或者打败敌手,满足虚荣心和求实欲的一些借口罢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庸者千失必有一得了。’”
费无极洋洋洒洒,回忆往事,不知不觉就热泪盈眶了起来:“赵构便是如此,他看着大哥赵桓做了皇帝心中自然并不服气,对父、大哥是怀恨在心的,东京失守之后,他便掉转马头,引领大军往江南而去。并不北上抗金以救父皇、兄长,此乃亲情破裂之事矣,由此可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不可三言两语把一个人说的清清楚楚,也不可能把一个人随随便便就看的明明白白,毕竟往往这表象是骗人的,人心叵测便是这般道理了,人生不过如此。人生恐怕难说,一言难尽。人人心中都有两个模样,一个神仙,一个魔鬼。一个善良,一个丑恶。”
子午忙道:“师父所言极是,历史上并不少见此些事情和此些人。比方战国七雄时代便有功成身退的范蠡,他当时劝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蒸。’范蠡认为越王勾践这个人长着尖尖的嘴和长长的脖子,就面相上来看便是一个可以同甘共苦而不能同享荣华富贵的人。三十六计走为上,才是智者之谋,由此范蠡才成了举世闻名的‘陶朱公’。范蠡深明大义,有识人之术,才免去了祸患,成就了业绩,为后世所敬仰。”
普安接着道:“还有孙膑和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那里学习兵法,他们的初衷是抱才济世。但庞涓心生嫉妒之心,便加害了自己的师弟孙膑,后来多行不义,自毙而亡,乃是刻骨铭心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两宋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