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走进御书房,对着杨广躬身行礼:“陛下,将士们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杨广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意:“秀宁,此去江南路途遥远,你跟朕一同前往,路上辛苦了。”
“陛下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是臣女的荣幸。”李秀宁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忠诚的光芒。
“好,有你在,朕就放心了。”杨广欣慰地点点头,随后看向站在李秀宁身旁的慕容雪,“慕容将军,你也要多加小心,江南局势不明,万事要以自身安全为重。”
慕容雪抱拳行礼,语气恭敬:“陛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保护陛下和郡主安全。”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有李秀宁和慕容雪这两位得力助手在,此行定能事半功倍。他目送着两人离开,转身走出御书房,朝着皇宫深处走去。
夜色深沉,杨广来到一处僻静的宫殿前,两名侍卫守在门口,见到他前来,立刻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杨师可在里面?”杨广轻声问道。
“回陛下,太傅大人一直在里面等候。”侍卫恭敬地回答道。
杨广点点头,示意他们退下,然后独自一人推门走了进去。
昏暗的灯光下,一位老者正坐在案前翻阅着书籍,听到动静后,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苍老面容,正是当朝太傅,杨广的老师——杨素。
“陛下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杨素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行礼。
“老师,请恕学生不敬,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托。”杨广快步走到杨素面前,语气诚恳地说道。
杨素示意杨广坐下,随后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递到他手中:“陛下有何事,但说无妨,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杨广接过茶杯,却没有喝,而是将江南水患之事和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最后目光灼灼地看着杨素,沉声说道:“朕此番南下,长安城就交给老师了,还望老师能够稳定朝局,确保国家安危。”
杨素听完杨广的讲述,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杨广闻言,心中稍安,但他知道,眼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杨广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忧虑暂时压下。他拍了拍杨素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师,朕知道此次南下困难重重,但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朕必须查明真相。长安城就拜托老师了。”
杨素目光坚定,拱手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好大隋的基业。”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一支队伍便悄然离开了长安城,朝着江南方向进发。杨广身着便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李秀宁和慕容雪,以及数百名精锐侍卫。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此行一切从简,尽量避免引起注意。
“陛下,臣妾听说江南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不知此次南下,陛下有何打算?”李秀宁策马来到杨广身边,关切地问道。
杨广望着远方,眼神深邃:“朕此次微服私访,一是为了查明水患真相,二是为了体察民情,寻找解决水患的办法。”
“陛下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李秀宁赞叹道。
杨广微微一笑,心中却并不轻松。江南水患疑点重重,他总觉得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报——”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而来,在杨广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前方发现突厥骑兵踪迹!”
杨广脸色一沉,看来突厥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趁着大隋内乱之际,再次南下了。
“有多少人马?”
“回陛下,约莫五千人,由突利可汗的弟弟,步利设率领。”
杨广沉吟片刻,对李秀宁说道:“秀宁,你率领五百精兵,护送慕容将军前往江南,朕率领其余人马,前去会一会这位步利设。”
“陛下,这太危险了,还是让臣妾……”
“不必多言,”杨广打断李秀宁的话,“突厥人狡猾多端,朕必须亲自出马,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你放心,朕会尽快解决突厥人,然后赶往江南与你们汇合。”
李秀宁见杨广心意已决,只得点头答应。杨广随即下令,大军兵分两路,他带着一千精锐骑兵,朝着突厥人出现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长安的来护儿也在积极备战,准备迎接突厥的挑战。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大隋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决定……
长安城内,阴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来护儿身披战甲,腰悬宝剑,正神情严肃地站在沙盘前,听着斥候的汇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