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狂奔间哥

首页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大唐第一亲王! 奋斗在沙俄 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明末辽东从军行 我夺舍了隋炀帝 混在古代当军阀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狂奔间哥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全文阅读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txt下载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91章 眼见耳闻!大明官绅士族的‘大智慧\’!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第491章 眼见耳闻!大明官绅士族的‘大智慧’!

兰阳县西北角。

傍晚时分,在河南广袤的农田上,许多农民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还有不少青壮守在一排排筒车和翻车附近,看着黄河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田地中。

“爷们,这麦子长势真好啊,今年会是个好收成吧?”田间地头上,一个俊朗的青年带着笑意弯腰询问一个正在劳作的老汉。

“昂,是,俺们这挨着黄河,每年的收成大差不差。”

“嘿嘿,我来时听人说河南遭了灾,还以为粮食会减产呢,现在看来是我多想了。”

“后生,你是弄啥嘞?”

“哦,我是粮商,来河南收粮呢。”

“嗨,嫩要是收粮食,就得去找刘举人,俺们这地里出的粮食都得在他哪卖出去。”

青年听着老汉的回话,低声问道:“这不是你们的地吗?为何要去找刘举人?”

“不是,这不是俺嘞地,这地都是俺租刘举人的,每年下来的粮食都得刘举人统一买卖,俺们不做主。”

老汉说着的同时,眼底满是悲凉,不过在看到农田中饱满的青麦穗时,还是摇头叹息着继续干活。

“爷,老汉说的刘举人名为刘垒,是兰阳县人士,天启三年获得功名。”

在田间地头站着的正是朱由检和李若涟君臣二人。

“嗯,先去村中瞧瞧,等着在附近打探消息的人回来。”

朱由检说着,迈步走向不远处的村落。

村子名为大刘乡,是个有上千户人家的大村落。

在入村不远处,一座面积较大的砖瓦大院外挂着一面旗帜,上书一个保字。

咚咚···

李若涟上前敲响了大院木门。

“谁呀?”院中响起一个老妇的声音。

随着木门打开,李若涟笑道:“大娘,我们是粮商,路过此地,想借宿,能行个方便吗?”

“成,进来吧。”

老妇迎着朱由检君臣二人进屋。

“大娘,叨扰您了。”朱由检接过老夫递来的茶碗满脸笑意的客气一声。

“嗨,说啥客套话,看嫩嘞样子都是公子,只要不嫌弃俺这穷家就成。”

“呵呵,大娘,我看你家这砖瓦大院挺不错的,不算穷家吧?”

“嗨,看着这么大个家,俺两个孩儿都死了,在大的院儿也没啥意思。”

老妇低声说着,满是悲伤之意,不过立刻回过神来,忙着去做饭。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过去,大院木门被推开,一个两鬓斑白的老汉迈步走来。

“孩他娘,饭做好了某?人家都开始喝汤了。”

“中了,中了,天天进家都催饭!”

老汉听着老妇的嘟囔甩着烟袋迈步来到大门口。

“孩他爹,这是今下午来的两个粮商,说是在咱这借宿。”老妇端着饭碗快速走来介绍一句。

“哦,快坐,快坐,来了就是客。”

朱由检刚站起身,老汉就伸手招呼坐下。

很快,老妇人麻利的端上来几道小菜和几个馒头,外加几碗面粥。

“叨,叨,别客气,给自己家一样。”

就这样,在这对老夫妇热情的招呼下,朱由检吃下了来到河南的第一顿饭。

饭后。

朱由检问道:“大叔,我下午来的时候,村里的人说买粮食得找刘举人,这是怎么回事?”

“后生,不怕你笑话,别看俺村人不少,但这村里的地都不是俺自己里,你要买粮食,俺还真做不了主。”

“这是为何?你身为保长,应该知道朝廷在农业上的改革,这地难道没人来清丈吗?”朱由检带着疑惑询问。

“诶,你不着,俺这的地从我记事开始都是在城里的刘家手里,这刘家是俺兰阳有名里老爷户,衙门来人清丈完农田后,说是让俺们免费持有土地,但是只能耕种,不能买卖,村里不少人都给刘举人签了一份田地出让书,说是给俺地,实际上地还是刘家哩。”

朱由检闻言后瞬间明白,这就是袁可立嘴中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具体方案。

朝廷明令禁止土地买卖和限制田产后,这些人就把土地连哄带吓的让底层百姓持有,说白了最终还是在地方士绅手中。

在大明朝,官绅,士绅,士族等阶层是有不同区别的。

官绅:指有官职的士人,是官员群体中的一部分,包括现任官员、致仕(退休)官员等,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在地方往往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和政治地位。

士绅:是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主要由科举出身未仕或已仕但辞官回乡的读书人、地方上的宗族长老、有学问有名望的地主等组成,是基层和官府之间的桥梁。

士族:在明朝,士族的概念与前代相比有所变化,不再单纯指世代为官的贵族家族,凡是家里有人在朝中为官或有点学问有名望的都可称为士族。其成员有的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成为朝廷官员,有的则在地方上凭借家族的势力和威望,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许多士族家庭注重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请大家收藏:(m.20xs.org)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