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阿强拿着借来的钱,重新进了货,开始了忙碌的生意。而苏逸则继续坐在自己的小屋里,等待着下一个客户的到来。他知道,自己的债途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
第二章:债利滚利
时光悄然流转,如潺潺溪流般不带一丝停歇。苏逸的“苏氏债坊”,自那第一笔生意做成后,便如同在贫瘠土地上播下的一颗种子,渐渐有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迹象。
起初,那些借了苏逸钱的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丝希望,盼着能凭借这笔资金扭转自己困窘的命运。有的人拿着钱去做小买卖,想着能赚上一笔,改善生活;有的人则用钱应急,解决了家中的燃眉之急。然而,现实却并非总如人所愿。
阿强在拿到苏逸借给他的九两银子后,满心欢喜地重新进了货。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赶到集市上摆摊卖布。他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仔细地介绍着每一匹布的质地和花纹。起初的几天,生意还算不错,每天都能卖出一些布,收入也还算可观。阿强心中暗自庆幸,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仿佛不久之后就能还清债务,过上安稳的日子。
但好景不长,云泽城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整个城市,集市上瞬间变得冷冷清清。阿强的布摊也未能幸免,那些崭新的布料被雨水淋湿,变得皱巴巴的,颜色也黯淡了许多。顾客们看到这样的布,纷纷摇头离去,阿强的生意一落千丈。
此后的日子里,阿强的生意一直不见起色。他看着堆积如山的布料,心中焦急万分。为了减少损失,他不得不降低价格出售,但即便如此,买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三个月的期限如同悬在阿强头上的一把利剑,一天天逼近。他四处奔走,向亲朋好友借钱,希望能凑齐归还苏逸的十三两银子。然而,亲朋好友们都知道他的处境艰难,担心他无力偿还,大多都婉言拒绝了。
阿强感到绝望极了,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就在期限的最后一天,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云泽城,才好不容易凑齐了十三两银子。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苏逸的债坊。
苏逸正坐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悠闲地喝着茶。看到阿强进来,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阿强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将十三两银子放在桌子上,声音颤抖地说道:“苏老板,这是我还您的钱,您数一数。”
苏逸放下手中的茶杯,慢悠悠地拿起银子,仔细地数了数,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阿强啊,还算你守信用,按时把钱还上了。不过呢,我看你这生意还有起色,要是再进一批新货,肯定能大赚一笔。我再借你二十两,利息还是老规矩,怎么样?”
阿强听到苏逸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他深知这利息高得离谱,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再爬出来。但一想到生意的潜力,如果能够抓住机会,说不定真的能翻身,他的心又忍不住动摇了。
阿强犹豫了许久,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看着苏逸那看似和善却又透着精明的眼神,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苏老板,我借。”
苏逸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连忙拿出纸笔,与阿强再次签订了借贷契约。这一次,阿强实际拿到手的只有十八两银子,但三个月后却要归还二十六两。阿强拿着银子,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债坊。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只觉得未来的路一片迷茫。
除了阿强,城中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人,也在苏逸的债利滚利中越陷越深。
有一个名叫李婶的贫苦妇女,她的丈夫生病卧床不起,需要钱买药治病。李婶走投无路,只好来到苏逸的债坊借钱。苏逸看到李婶可怜兮兮的样子,心中虽然有些怜悯,但利益至上的他还是按照规矩,借给了李婶五两银子,实际到手只有四点五两,三个月后却要归还六点五两。
李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她用这些钱买了药,精心地照顾着丈夫。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情逐渐好转。然而,三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李婶却没有能力归还苏逸的钱。她四处打零工,辛苦劳作,但赚的钱远远不够还债。
苏逸得知李婶无法按时还款后,立刻派打手来到李婶家。打手们凶神恶煞地站在李婶家门口,大声叫嚷着:“李婶,赶紧还钱!不然有你好看的!”李婶吓得瑟瑟发抖,她苦苦哀求打手们再宽限几天。打手们却不为所动,威胁说如果再不还钱,就要砸了她家的东西,把她赶出家门。
李婶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向苏逸借钱还债。这一次,她借的利息更高,债务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她每天都在为债务发愁,原本就憔悴的面容变得更加苍老。她常常独自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向苏逸借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是虚构史学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是虚构史学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