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

丰收的西瓜

首页 >> 王凌在明末 >> 王凌在明末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天天勾栏听曲,成镇国驸马了?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抗日之铁血智将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王凌在明末 丰收的西瓜 - 王凌在明末全文阅读 - 王凌在明末txt下载 - 王凌在明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5章 承天门广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第325章 承天门广场

永昌帝总结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优势和缺点,决定采用沥青路面。

但是,用沥青铺路,在几百年前的大明,谈何容易?

沥青是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要提炼出沥青,必须找到石油。

幸运的是,在民生会时期,在开州,后世的濮阳地区,也就是中原油田那块地方,已经找到了石油。

而且,在两年前,永昌帝在临清已成立了大明石化公司,其总经理是原黑风荡人李经文,其下还有一个化工研究院,还有一个炼油厂与一个蜡烛厂。

李经文的石化公司已经能够提炼出煤油、沥青和石蜡。

也能够提炼一部分汽油。

李经文的妹妹李小红现在是蜡烛厂的总经理,现在大明的蜡烛三分之二来自李小红的蜡烛厂。

蜡烛厂一年利润达到一百万两,足够维持大明石化公司的日常开支。

石化公司旗下还有一个大明煤油厂,现在大明的百姓普遍用上了煤油灯,大明煤油厂一年净赚二百万两。

根据永昌帝的提议,大明科学院已经研究出来了汽灯。

现在以煤油为燃料的汽灯已被使用在皇宫。

汽灯亮度相当于一千瓦电棒,一到夜间,皇宫内点燃一百个汽灯,整个紫禁城亮如白昼。

物以稀为贵,朝臣见了以后纷纷要求订购。

于是,大明灯具厂又成立了,选址在京师,灯具厂厂长由新乐侯刘文炳兼任。

刘文炳是崇祯的表弟,原历史李自成攻破京师,负责守卫城门,力战而死。

永昌帝现在开始安排一些历史上忠贞不屈的勋戚到一些重要岗位上。

刘文炳担任灯具厂厂长,汽灯比蜡烛亮几十倍,而且不冒黑烟,没有灰烬,自然大受欢迎。

汽灯分为100W到2000w不同型号,价格也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价格不是太贵,但是要用大明煤油厂的专用煤油才能使用。

刘文炳与大明煤油厂签订了专供协议,汽灯用煤油只由大明灯具厂独家销售。

所以,刘文炳的灯具厂也是日进斗金的年业。

炼煤油剩下的废渣炼制成了沥青,所以,用沥青铺路,大明现在已具备了条件。

由于建设马路需要大量绿植,于是,大明绿化公司又成立了。

大明绿化公司的总经理是太监曹化淳,其苗圃遍布保定、真定、河间三府。

道路建设离不开运路,大明马车公司总经理葛通已将公司总部迁往京师。

大明马车公司已建立了三家分公司,分别是家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重型运输车公司。

家用车公司生产一匹马动力车和两匹马动力车。也就是一匹马拉的车和两匹马拉的车。

商用车公司主要生产四匹马拉的豪华乘用车和公交车。

重型车公司主要生产四匹马和八匹马拉的重型货车。

承天门大街与正阳门改造工程又特意成立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为内阁大学士赵全海,副指挥为吴伟业、柳如是、宋应星、洪皓远。

这两条大街的改造首要面临的问题是拆迁。

在永昌帝的授意下,两街改造工程拆迀办成立了。

拆迀办总指挥是洪皓远,副指挥是柳如是。

经改造工程指挥部研究决定:凡是需要拆迁的单位和个人,一平米补偿100到150两,大约相当于后世的十万到十五万。

首先面临拆迁的是承天门外的一堆衙门。

东边是六部街门与鸿胪寺、太医院,右边是五军都督府与锦衣门衙门。

这一片是几十个官府衙门挤在一个宽750米,长880米狭窄空间里,严重影响了官府的为事效率。

为了安置这几十个衙门,永昌帝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最后经大家商议,这一片区域的建筑全步拆迁。

全部拆迁,将这一片区域除了承天门大街外,其余部分建设一个广场。

那么,这些衙门搬到哪里为公合适呢?

永昌帝准备在太液池西侧建六座办公大楼来代替这一堆衙门。

当永昌帝决定在太液池西侧建造六座高达十二层的办公大楼时,整个大明官场乃至民间都为之震动。在这个时代,如此高耸的建筑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奇观,挑战着人们对建筑技艺的认知极限。

柳如是请来了总部在临清府的大明建设公司。

临清的大明建设公司在建设钢筋混凝土楼房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

楼房采用的是框架结构,这在几百年的大明,简直是奇迹,颠覆了大明百姓的认知。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六座办公大楼巍然耸立在太液池畔,颇为壮观。

这六座大楼由北到南依次排列,整体布局呈对称状,楼与楼之间保持着合适的间距,既能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设计方案确定后,材料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建造如此规模的高楼,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优质木材取自南方深山老林,那里的木材生长周期长、质地坚硬。为了运输这些木材,工部组织了大规模的船队,沿着水路将木材从南方运往京师。石材则选用附近山区开采的青石和汉白玉,青石用于建造墙体和基础,汉白玉则用于雕刻栏杆、台阶等装饰部分,为大楼增添一份华贵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王凌在明末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王凌在明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