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呀,”男孩指着照片说,“换了个人,没换模样。”管理员把新照片和老照片并排挂着,时光仿佛在照片里打了个结,过去和现在紧紧缠在一起。
有游客说,这相机像个魔法棒,能让人看见藏在日常里的温柔。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课堂上的“爱的坐标系”
地理课上学坐标系,老师让标出“最重要的地方”。小男孩的儿子在图上画了个点,标注着“梧桐树下,北纬37度,东经117度”。
“这里是所有故事的原点,”他站起来解释,“太爷爷太奶奶从这里出发,我们的爱往四周蔓延,像坐标系上的线,越伸越长。”老师在他的图上画了无数条射线,说:“这才是最动人的地理图,每个点都住着爱。”
那天,全班同学的坐标系上,都多了个相似的原点——或许是家门口的老槐树,或许是奶奶的厨房,都藏着属于自己的“梧桐树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秋的“星空月饼”
中秋夜,孩子们在梧桐树下铺了块蓝布,摆上月饼,撒上荧光粉,做成“星空月饼”。“太爷爷太奶奶,你们看这星星,像不像你们的贝壳项链?”男孩指着“星空”说。
妹妹的女儿摘下最亮的一颗荧光粉,粘在月饼上:“这是给你们的星星糖。”全家人躺在布上,看真的星星在天上转,听孩子们数“一颗是太爷爷,两颗是太奶奶,三颗是我们……”
风把荧光粉吹起来,像星星落了地,和孩子们的笑声缠在一起,甜得像融化的月光。
第一百六十九章 含羞草的“时光年轮”
孩子们在含羞草旁立了块小木牌,每年刻一道痕,像给草画年轮。“这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年纪,”男孩摸着木牌上的刻痕,“我们长一岁,就给他们加一道,这样他们就永远和我们一起长大。”
木牌渐渐被刻满,含羞草也爬满了木牌,绿色的枝叶盖住刻痕,像给时光披了件衣裳。有天清晨,孩子们发现木牌旁多了片新叶,上面的露珠滚来滚去,像谁在点头说好。
他们知道,太爷爷太奶奶又“长”了一岁,和草一起,和树一起,和所有想念他们的人一起。
第一百七十章 永远的起点
很多年后,老巷的入口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所有的爱,都有一个朴素的起点——或许是一句问候,一次牵手,一片落在肩头的梧桐叶。”
石碑旁,新栽的梧桐树苗正抽出新芽,像在重复当年的故事。小男孩的儿子带着孙子,给树苗浇水;妹妹的女儿牵着孙女,教她认那枚越串越长的贝壳项链。
风吹过老巷,新苗的叶子和老树的叶子一起沙沙响,像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童谣声从巷尾传来,新的句子混着旧的调子,像条永远流淌的河——
“叶又生,花又开,爱从起点走过来;代又代,年又年,故事长在时光边……”
原来,最好的永远,不是停在原地,而是像这梧桐,像这含羞草,像这代代相传的故事,在时光里不断生长,却永远记得,最初那个洒满阳光的起点。
第一百七十一章 童谣里的种子列车
小男孩的孙子攥着颗梧桐籽,把童谣唱成了“列车谣”:“籽儿圆,壳儿硬,太爷爷的故事装满瓶;车儿跑,轨儿长,太奶奶的琴声一路响。”
他把种子塞进玻璃瓶,贴上“时光列车”的标签,埋在梧桐树下。“这是给太爷爷太奶奶的快递,”他拍着泥土说,“里面有我画的火车,能跑遍所有春天。”
爷爷笑着帮他压实泥土:“种子会发芽,就像故事会长腿,总能跑到他们那里。”风拂过树梢,落下几片叶子,像给列车盖了层绿色的邮戳。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图书馆的“记忆拼图墙”
图书馆的墙面被改造成“记忆拼图墙”,孩子们把叶东虓和江曼的故事画成碎片,一片片拼起来。有贝壳船在海浪里漂,有钢琴键上落着梧桐叶,还有两个老人在树下分吃一块月饼。
小男孩的孙子负责拼最后一块——是颗小小的爱心,正好嵌在拼图中央。“这是所有故事的心跳,”他骄傲地说,管理员奶奶给他贴了颗星星贴纸:“你拼出了最珍贵的一块。”
阳光照在拼图墙上,每个碎片都闪着光,像无数个小太阳,把整个图书馆都烘得暖暖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雪地里的“故事雪球仗”
大雪天,孩子们在梧桐树下打雪球仗,每个雪球里都裹着一句故事。“太爷爷曾把伞全歪给太奶奶!”一个雪球飞来,在墙上炸开一团白。“太奶奶弹钢琴总故意错一个音!”另一个雪球紧随其后,溅起细碎的雪沫。
小男孩的孙子躲在树后,攥着个裹着贝壳的雪球:“这是秘密武器!”他冲出去把雪球扔向爷爷,雪球落地,贝壳滚出来,在雪地里闪着光,像个不肯融化的秘密。
雪停后,孩子们发现所有雪球落过的地方,都留下淡淡的印记,像故事在雪地里写了封长长的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厂院新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厂院新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