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中秋的“月亮故事灯”
中秋夜,孩子们把故事写在灯笼上,挂在梧桐树枝上。小不点的灯笼上画着贝壳船,船帆上写着:“太爷爷太奶奶,我们的船开到月亮上啦!”
灯笼的光透过纸,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船在水里漂。全家人站在树下,看灯笼像串会发光的故事,在风里轻轻荡。爷爷说:“你看,月亮把灯笼的光都接住了,他们肯定在听呢。”
夜深了,灯笼渐渐灭了,却在枝头留下淡淡的痕,像月亮给故事盖了个圆印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含羞草的“记忆小耳朵”
孩子们发现,含羞草的嫩叶卷起来时,像只小小的耳朵。“这是太爷爷太奶奶在听我们说话呢,”小不点趴在草丛旁,小声说,“今天我得了小红花,你们高兴吗?”
嫩叶慢慢舒展开,像在点头。他每天都来“汇报”,说学校的事,说巷里的新变化,草叶总会轻轻动,像在认真回应。有天他哭了,因为玩具坏了,草叶突然合拢,像只小手轻轻捂住了他的耳朵,不让悲伤进去。
爷爷说:“你看,它们在疼你呢,就像太爷爷太奶奶当年疼我们一样。”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时光的常青诗
很多年后,老巷的梧桐树下立了块石碑,上面没有名字,只刻着一行字:“爱不是过去的事,是现在进行时。”
小不点也长成了守护老巷的人,他给孩子们讲叶东虓和江曼的故事时,总会指着漫天的梧桐叶说:“你们看,每片叶子都在续写这首诗,我们也是其中的字。”
新来的孩子会捡梧桐叶当信纸,会对着含羞草说悄悄话,会把贝壳串珠戴在手腕上,像接过一支永远写不完的笔。风穿过老巷,带着新的童谣,新的笑声,新的故事,像叶东虓和江曼在说:“你看,我们的诗,从来没有句号,只有不断生长的逗号,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写成温暖的下一行。”
第二百二十五章 童谣里的树影棋盘
守护老巷的人有了孙辈,小家伙蹲在梧桐树下,把树影当棋盘,童谣唱成了“对弈谣”:“影作盘,叶作子,太爷爷的故事来对弈;风落子,光移棋,太奶奶的琴声定输赢。”
他把梧桐叶摆成两列,说这是太爷爷和太奶奶在“下棋”。“太爷爷总让着太奶奶,”小家伙移动一片叶子,“所以这片要退半步。”爷爷笑着帮他扶正叶子:“不是让,是舍不得让她输呀。”
夕阳西下,树影拉长,像棋局进入了尾声,最后一片叶子落在“楚河汉界”上,像两人握手言和,把输赢都化作了温柔。
第二百二十六章 图书馆的“记忆回声本”
图书馆多了本“记忆回声本”,孩子们写下对叶东虓和江曼的提问,第二天总能在页边看到淡淡的字迹,像回声一样。小家伙问:“太爷爷会爬树吗?”旁边写着:“会,还摘过梧桐果给太奶奶当玩具。”
管理员说这是“时光的回声”,只要真心问,就会有回应。本子里的问答越来越多,像场跨越时空的聊天:“太奶奶怕黑吗?”“怕,所以太爷爷总在她窗前挂盏小灯。”“他们吵架吗?”“吵过,最后太爷爷用三棵含羞草赔罪啦。”
孩子们把本子当成宝贝,说这是太爷爷太奶奶留在人间的“微信”。
第二百二十七章 雪地里的“故事雪印章”
大雪覆盖了老巷,小家伙用贝壳在雪上盖印章,每个印章都藏着个故事:“这是太爷爷送太奶奶的贝壳船,这是他们堆的雪人,这是金婚时的蛋糕。”
雪地上很快盖满了印章,像张雪白的明信片。“这样太爷爷太奶奶就能一眼认出我们的信啦,”他呵着白气说,爷爷帮他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爱心印章:“这是最重要的邮戳。”
雪化时,印章的痕迹在地上留了很久,像大地记住了这场关于爱的“盖戳游戏”。
第二百二十八章 贝壳串珠的“时光算盘”
孩子们把贝壳串珠挂在墙上,当成“时光算盘”,一颗贝壳代表一年。小家伙拨着珠子数:“这是太爷爷太奶奶认识的第一年,这是他们结婚的那一年……”
数到最后一颗,他停住了:“剩下的珠子,要我们帮他们数啦。”奶奶笑着说:“对呀,每过一年,我们就加一颗,让他们的时光在我们手里继续长。”
算盘在风里轻轻晃,贝壳碰撞的声响像在计数,把平凡的日子都算成了珍贵的珍珠。
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相机的“光影皮影戏”
博物馆用老相机的底片做了皮影,孩子们在梧桐树下演“光影皮影戏”:叶东虓的皮影给江曼的皮影递伞,江曼的皮影给叶东虓的皮影擦汗,影子投在墙上,像活了过来。
小家伙举着江曼的皮影,说:“太奶奶的裙子要飘起来才好看。”爷爷举着叶东虓的皮影配合,影子在墙上转圈,引来一片笑声。有游客说这皮影有温度,“碰一下,像能摸到他们的心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厂院新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厂院新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