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豪横

任公独钓

首页 >> 史上第一豪横 >> 史上第一豪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三国:觉醒项羽武力,迎娶蔡文姬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唐之最强酒楼 混在古代当军阀 我在明末修仙 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红楼群芳谱 
史上第一豪横 任公独钓 - 史上第一豪横全文阅读 - 史上第一豪横txt下载 - 史上第一豪横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75章 十二个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老袁说不过儿子,气得直吹胡子:“去去去,去厨房帮忙去。”

小袁一笑,转身而去。

老袁亲家说道:“亲家,我听说去交址,的确不错。老百姓去了那边,都是大地主。朝廷会送给几百亩土地,送耕牛和农具,帮你盖房子打井,至少给你五六个仆人。

而且,种田还不用交税。多余的粮食,你可以自己去卖,也能养鸡养鸭养猪去卖。”

老袁看着王大海,笑道:“种田不交税,怕是骗人的。历朝历代,没听说种田不用交税的。大家都不交税,怕是皇上也饿死了!

因为皇上不会种地,变不出来粮食。”

王大海吓一跳,急忙摆手:“老袁,你可别瞎说。交址和天竺,只要你移民过去,的确种田不交税,也没有劳役。”

老袁父亲也摇摇头:“不交税,也不用服劳役,朝廷怎么管理百姓啊?朝廷没钱赚,怎么给文武百官发俸禄啊?”

王大海看着叶坤,笑道:“这个问题,我老师知道。因为我老师,是国人代表,朝廷智囊团的成员。”

众人闻言,都看着叶坤。

“不用老百姓交税,也不用老百姓服役,其实也不是不行。”

叶坤微微一笑:“就拿交址来举例吧,粮食太多。水稻田一年三熟,每亩年产量,至少一千斤水稻。一亩地,差不多就能养活两个人。

而且那边种地,不像华夏九州,有季节限制。种水稻,有固定的农时,误了农时就不行了。交址不一样,对于农时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甚至,他们可以一年到头,循环种水稻。就是说,每天都可以种稻,也能割稻。

那边的一个人,可以种五十亩地,反正天天干活就是了。华夏九州,一个劳动力,只能种十亩地,农忙时节累死,平时又很闲。

正因为如此,交址的天竺的粮食,才会吃不完,像泥土一样贱。

朝廷不征收粮食,百姓的粮食卖不掉,就非常便宜。

朝廷直接出钱,购买老百姓的粮食。

那么,朝廷买粮食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是从老百姓身上来的。

比方说,我们把食盐、铁器、红白砂糖、玻璃瓷器的价格,提高一点点,用来收购粮食,就绰绰有余了。

劳役,也是如此。朝廷提高商业税收,就能赚钱。然后花钱请老百姓,去做工。和我们华夏九州的工厂一样,只要你去做工,就有工钱。”

一口气,叶坤就把这个事说清楚了。

其实,叶坤也在九部大会上,和大家讨论过,华夏九州,能不能像交址一样,全面免除农业税?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现在条件不成熟,不能这么搞。

目前的粮税,还是百分之十五。

贫困山区,有减免;功烈人员和家属,有减免。

老袁父亲算是听明白了,也对交址的条件非常向往,笑道:“这么说来,移民去交址的汉人,比我们过得好啊。”

王大海趁机吹嘘:“那是当然了,移民去交址,子子孙孙都是地主。在那边,永远饿不死,也冻不死。因为那边是热带,没有冬天。那边的野人,以前都是不穿衣服的。

现在学会了华夏礼仪,才知道穿衣遮羞。”

众人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大家都有了七八分醉意。

叶坤不喝了。

老袁也不再相劝,吩咐孩子们端饭上来。

叶坤留意看了下,桌子上十二个菜。

米粉猪肉、红烧牛肉、大虾、清蒸鱼、凉拌香菜、爆炒花生米、鸡蛋饺子、韭菜千张、蚕豆花、豆腐果、老鸡汤、油炸锅巴。

这么丰富的一桌菜,放在后世,也能拿得出手了。

叶坤尝了一口老鸡汤,味道很纯正,笑道:

“老袁兄弟的生活,在平安村,算是很富裕了吧?这一桌子菜,就算在涿郡城里,也是高标准的。”

涿郡老百姓过年,叶坤也见过。

也就这个水平。

甚至很多人家,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老袁谦虚地摆手:“村里的条件,都差不多。我今天是招待贵客,才把家底都抖落出来的。平日里吃饭,一家十来口,也就两三个菜,加一盘咸菜。只能保证偶尔吃肉,粮食能吃饱。”

叶坤笑道:“就这也不简单了。”

“是啊,还是华夏大地上,出了一个好皇帝啊。”

老袁父亲很感慨:“我今年,六十二岁了,四十岁以前,过的都是苦日子。自从皇上叶坤,打下了中原和北方,日子才渐渐好起来。

我以前,当过夏侯昌的兵,那时候在军队里,也经常吃不饱。”

王大海笑道:“夏侯昌穷兵黩武,老百姓哪里有好日子过?我们的皇上,才是真正的仁义君主,一心想着百姓。”

老袁父亲点头:“是啊,皇上引进了红薯花生土豆玉米,还有棉花,对老百姓帮助最大。衣食住行,棉花解决了百姓的穿衣问题;红薯土豆和玉米水稻小麦,解决了粮食问题;

修建的铁路公路和运河,解决了出行问题;水泥石灰,也让现在的房屋,比以前更加结实了。

我们的皇上,不简单啊。”

老袁笑道:“就是建筑材料太贵了。听说朝廷正在研究,征集环境保护条例,下一步,可能会限制民间烧窑,保护耕地。限制民间砍伐树木,保护森林。那时候,砖瓦木材价格,怕是更高。”

老袁亲家也发牢骚:“民间盖房子,还有限制,不让盖大房子,而且要经过集体规划,不能乱盖。盖好的房子,要经过验收,不合格的,还要拆除,或者罚款。”

叶坤不解:“盖房子要规划,是必须的。否则都乱盖,影响卫生,也影响交通。发生火灾什么的,也不利于救援。

可是,盖房子罚款,是怎么回事?”

“占用耕地,要罚款的。”

“原来如此。”叶坤点点头,解释道:

“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减少。保护耕地,也是为了长远打算。俗话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限制民间盖大房子,也是为了节约资源。我觉得,寻常百姓的房子,不必太高大。太高大的房子,反倒不结实。

檐高九尺的房子,已经足够。后院小房子和厢房,檐高八尺,其实住起来也舒服。据我所知,皇宫里的房子,也不是很高大。很多小房子,和民间的厢房差不多。”

喜欢史上第一豪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史上第一豪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日终焉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穿书后女配才是五个哥哥的真团宠 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七零军婚:老公精力旺盛怎么办 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我在天牢,长生不死 重生:权势巅峰 癫,都癫,癫点好啊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 四合院:开局获得五柱之力 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 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四合院:抢我家产,一棍打翻全院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圣上轻点罚,暗卫又哭了 重生:1977 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贞观小闲王 红楼:绝世悍将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三国:觉醒项羽武力,迎娶蔡文姬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永乐大帝:朱标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佣兵1929 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北宋穿越指南 开局穿越寡妇村 
最近更新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庶民崛起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争霸:从戍守边荒到问鼎天下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史上第一豪横 任公独钓 - 史上第一豪横txt下载 - 史上第一豪横最新章节 - 史上第一豪横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