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都明白,赵光逢一死,首要的不是找凶手,而是下一任兵马使的人选。
这事并不由东选决定,而是由齐王推举,再经由中书省和兵部商议,才能做最终决定。说白了,就是走个流程。
萧维膑将名册递给宋灵淑道:“我们几人已经初步讨论过,你看看有何意见。”
宋灵淑有些意外,萧维膑这么快就拐回了东选拟官,似乎早已看穿了赵光逢之死的真相,不再多问。
名册上最前面几位,正是铨试时评级上上的前资官,其中还有颜行易的名字。
此次空缺的官职中,有两州刺史已经在年底告老还乡,等着东选结果出来,便直接指派赴任。
西京内的也有好差事,门下省的六品补阙,太常寺和光禄寺的署令,以及京兆府的主簿。这些官阶虽不算高,有的甚至是闲职,却是在天子脚下的当差,比在偏远之地要轻松得多,也更容易得到晋升机会。
“萧侍郎觉得,岑之敏,刘毓崧和房琯三人,谁能担任这两地下州刺史?”宋灵淑问。
萧维膑淡淡道:“我觉得刘毓崧文采斐然,为人处事更为稳重,与颜行易都适合入门下省任补阙一职,其余二人也皆能担起一方刺史之职。”
宋灵淑略惊讶,问:“我原以为萧侍郎会直接推举颜行易入中书省,毕竟他曾在户部司任职,对京中更为熟悉。”
“下官也觉得,颜行易更适合入门下省任补阙一职。”卢恪的话恰到好处接上。
宋灵淑暗自偷笑,她只说以为萧维膑会推举,卢舍人倒是打蛇随棍上,怕是早她不说,也迫不急待要提。
“此二人皆是最佳人选,你们呢,觉得谁更适合?”萧维膑看向郝彬和倪一齐。
倪一齐轻抬手,带笑道:“宋中丞先说,他们二人谁更合适任门下省补阙。”
宋灵淑无奈瞥了倪一齐一眼,故意把话转移到她这,是担心惹萧维膑不高兴?
“门下省补阙有谏诤、评议政事、审核诏令之职。门下省出诏、令、法时,需要从旁评议建言。按两位为官经历来看,已经具备足够的资历和眼识,都有能力胜任此职。”
“只是二人互有长处和短处,刘毓崧三次担任一方县令,对京中职属却不熟悉。但他文采绝佳,又在外任职近十年,于阅历与文书方面是最大优势。”
“颜行易虽曾在户部司任主事,对京中较为熟悉,于文书而言,却有些生疏。他未外放任职,评议与建言方面有些不及刘毓崧。”
倪一齐恍然大悟,“经宋中丞这么一说,好像刘毓崧确实更合适。”
郝彬沉思片刻,斩钉截铁道:“刘毓崧更适合任补阙一职。”
郝彬本就是门下省给事中,算作是补阙的上级官员,他所选必是比谁都准确。
卢恪听罢,脸上讪笑,不再提起颜行易。
萧维膑扫一眼几人,淡淡道:“也罢,那便由刘毓崧任中省书补阙一职。”
卢恪抬眼,轻声问:“那颜行易该安排去何处?”
喜欢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