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商业航空,国家能同意,但你要动摇战略计划根基的时候,这不能忍。
之后林燃转变策略,从航天企业挖技术骨干,至于高端人才则去大学里找。
像北航南航之类学校的青年骨干被挖走一大批。
拿钱砸人的风格在国内航空业还是首次,大家之前没见识过这阵仗。
在国企一个月六七千的工资,去了方舟一年至少也是二十万。
到后期,大家聊天的话题变成你谁谁谁去方舟了,你去面试了没。
国内的企业家听说后没有人想跟进,商业航空这玩意是巨坑。
不知道要烧多少钱才能打住,甚至不是钱的问题。
有钱也未必能够有结果,而且从收益来看,极低。
马斯克的猎鹰火箭研发成本大约在50亿美元左右,从2002年成立开始一直到18年才实现盈利。
而且还是有NASA扶持的缘故。
因此国内此前基本上没人做商业航天。
烧不起这个钱。
现在有冤大头出来挑战这一领域,华国的互联网上一片讨论声。
浮沉集团支撑起华国互联网很大一部分热度。
Kepler手机发布后浮沉集团被视为第一科技企业。
不管好事坏事只要和其相关就会有热度。
大家对于陈浮沉进军商业航空的看法都是不看好但非常支持。
勇于尝试总是值得赞赏的事,而且尝试是花别人的钱。
外界的看法不会对陈浮沉产生什么影响,他按照1729的指示一步一步地执行。
直到方舟的诞生,他们才向太空迈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此前一直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
喜欢域外生命寄生日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域外生命寄生日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