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那边呢?金属丝有消息吗?”杨震抬头问。
“刚打电话问了,他说那种金属丝学名是"高碳钢丝",直径只有0.3毫米,强度特别高,能承受几十公斤的拉力,一般用于精密弹簧、医疗器械,还有高端钓鱼线也会用这种材料。”田蕊翻着笔记本,“他们已经联系了厂家,正在查本市的供应商,看看最近有谁买过。”
“钓鱼线?”季洁愣了一下,“会不会是钓鱼爱好者?”
“不好说。”杨震捏着那张截图,指关节微微发白,“但能用这么细的钢丝当凶器,手法肯定不一般,更像是对这种东西很熟悉的人,知道它的强度和用法。”
话音刚落,杨震的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动着"技术刘"三个字。他接起电话,“嗯”“好”“清楚了”地应了几句,挂电话时脸色明显变了,他看向季洁和田蕊:“技术刘那边有新发现,小区前面那个十字路口的监控拍到,昨晚十一点十分左右,有个穿黑夹克、戴帽子的男人从刘梅住的小区出来,手里拎着个黑色的包,走路很快,还回头看了好几次。最重要的是,他骑的就是辆黑色无牌摩托车,跟超市门口那辆看着很像!”
“时间对得上!”季洁立刻反应过来,“何燕华初步判断刘梅的死亡时间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十一点十分他从小区出来,很可能就是作案后离开。”
“走,去技术科。”杨震率先往电梯口走,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急促的声响。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冷气开得很足,几台电脑屏幕都亮着,技术刘正指着其中一个屏幕:“你们看这段。”
屏幕上的监控画面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比超市的清晰不少。画面里,一个男人正快步走出小区大门,穿着黑色夹克,头上戴着顶深色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他左手拎着个黑色的包,包的形状方方正正,看起来不大,像是装文件或者工具的款式。他走路的时候有点内八字,步伐很快,走到路边一辆黑色摩托车旁,动作利落地跨上去,发动车子后几乎没停顿,迅速汇入夜色里的车流,转个弯就不见了。
“能追踪到他往哪去了吗?”季洁盯着屏幕问。
技术刘叹了口气:“难。他走的都是老城区的小路,很多地方没装监控,最后在和平巷那个城中村入口消失了。那地方鱼龙混杂,外来人口特别多,小工厂、小作坊扎堆,排查起来难度很大。”
杨震的目光一直没离开屏幕,忽然指着画面一角:“慢放,倒回去一点,就这里!”
技术刘立刻操作鼠标,画面开始慢放。男人跨上摩托车前回头看了一眼,就在那瞬间,风把他的帽子吹得微微掀起,露出了一小部分额头——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大概两厘米长,形状有点像个小月牙。
“有疤痕!”韩丽忍不住低呼一声,“这又是个重要特征!”
季洁凑近屏幕,眯着眼看了半天:“这个疤痕很明显,排查的时候可以重点留意。对了,他拎的那个包,看着有点眼熟,像是……工具箱?”
“有可能。”杨震点头,“能把高碳钢丝当凶器,说不定是做技术活的。丁箭,你带两个人去和平巷那边摸排,跟社区民警打个招呼,注意隐蔽,别打草惊蛇,重点找额头有疤痕、骑黑色无牌街车的男人。”
“是!”丁箭拿起文件夹就往外走,脚步比来时更急了。
杨震转向季洁:“刘梅的社会关系梳理得怎么样?有没有可能认识这个男人?”
季洁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字迹:“她的同事说,刘梅性格特别内向,平时不爱说话,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很少参加聚会,朋友不多。我们联系了她在外地的父母,老人家说女儿最近没提过什么特别的事,就是半个月前打电话时,语气有点不对,说好像有人骚扰她,但追问具体是谁,她又不肯说,只说"没事,我能处理",还让他们别担心。”
“半个月前!”杨震和季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季洁接着说:“这和她同事说的"心神不宁"的时间完全对得上。看来这个骚扰她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监控里的男人。”
“她为什么不报警?”季洁皱着眉,语气里带着不解,“被人骚扰完全可以求助,没必要自己扛着。”
“可能有顾虑。”杨震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太阳晒得发亮的街道,“也许对方抓住了她的把柄,或者……她认识这个人,不想把事情闹大。”
正说着,王勇拿着份报告从外面跑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杨队,季姐,高碳钢丝的来源查到了!”他把报告往桌上一放,“本市只有三家店有卖这种规格的高碳钢丝,其中幸福路那家五金店的老板说,半个月前有个男人买过一卷,特征跟我们排查的很像——中等身材,戴帽子,额头有疤痕,说话声音有点哑!”
“太好了!”杨震猛地转过身,拿起报告快速翻着,“老板还记得具体样子吗?店里有没有监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