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制度也同样重要,强调要大力整顿军队,提高军饷待遇,加强士兵训练,巩固边防,让大元军队重振昔日雄风。保大元边疆安稳,不受外敌侵扰。”
林羽说完,长舒一口气,期待地看向真金太子……
忙哥剌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大步上前,大声说道:
“太子殿下,彼等之改革,看似有理有据,井井有条,实则乃动摇国家之根基。祖宗之成法,乃世祖皇帝忽必烈亲定之规,历经多年,一直守护吾大元之江山社稷。
今岂容轻易更改?否则,必致天下大乱,大元之江山社稷危在旦夕矣!太子殿下,您务要三思而后行啊!”
真金太子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沉思片刻,目光在忙哥剌和林羽之间来回游移,谨慎地权衡着利弊得失。
片刻后,真金太子缓缓说道:
“安西王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今之国家确面临诸多严峻之困境,内忧外患,形势紧迫。林羽等人之改革方案,本太子觉有诸多可取之处。”
林羽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
真金太子接着道:
“这样吧,先将改革方案呈给父皇,由父皇最终定夺。父皇英明神武,深谋远虑,定能做出正确无误之决策。”
林羽恭敬地行礼道:
“全凭太子殿下定夺。”
忙哥剌冷哼一声,脸色阴沉地站在一旁。
整个议事堂的气氛紧张而凝重,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场关于改革的讨论而起伏不定……
众人散去之后,林羽等人丝毫不敢有半分的懈怠与放松。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忙哥剌绝不会就此罢休,定会绞尽脑汁地进行报复和阻挠。
果不其然,未过几日,宫中竟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皇帝忽必烈突然病重,卧榻不起。
忙哥剌知晓这一消息后,觉得时机已然成熟,趁机于朝中大肆散布谣言。
“林羽等人改革方案纯属妖言惑众,蛊惑了太子,其心乃意图谋反,实乃大元不祥之兆,会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一时间,朝中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此可如何是好?改革之事怕是要黄了。”
一位大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
“正是啊,忙哥剌手段如此强硬,吾等怕是难以抗衡。”
另一位大臣附和着,满脸的无奈。
“哼!吾看吾等还是明哲保身吧。”
有人小声嘀咕着。
人心惶惶,不知所措。支持改革的声音被无情打压,那些原本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大臣,在忙哥剌的威逼利诱之下,也纷纷倒戈,站到了反对改革的阵营。
“大人,您看这局势,吾等还是别再坚持了。”
一位官员凑到另一位原本支持改革的大臣身边,压低声音劝道。
“唉,吾也实属无奈啊。”那位大臣长叹一口气,“忙哥剌势大,吾等若继续坚持,只怕自身难保。”
“正是正是,还是随大流吧,保住自身乌纱帽要紧。”
“可此改革若能成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啊。”
有人仍心有不甘。
“哼!好事?汝敢跟忙哥剌对着干?不要命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朝堂之上乱成了一锅粥。
林羽等人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境,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甚至有人劝说道:
“林大人,如今形势如此凶险,不如放弃改革,离开大都,尚可保全自身性命啊!”
林羽却不为所动,他孤身一人静静地伫立在庭院中,抬头仰望着天空中翱翔的雄鹰,眼神坚定得犹如钢铁铸就,毫无动摇之意。
他紧握着拳头,咬牙说道:
“改革乃为大元之光明前程,为天下百姓之幸福宁康。吾等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方至今日此步,安能中道而废?
纵前方乃刀山火海,乃万丈深渊,吾亦绝不退缩。吾必令大元重焕蓬勃生机,使百姓过上安土乐业之良辰!”
身旁的亲信忧心忡忡:
“林大人,可此局势……”
林羽猛地打断:
“莫要再说,吾意已决!”
此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林羽的衣袂烈烈作响,却吹不动他那坚定如磐的决心。
刘秉忠缓缓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林公子,老臣决然支持于汝。太子殿下乃明事理、晓大体之人,吾等再设法面见太子,陈说其中利害之关系。
只要太子支持吾等,改革尚存一线之望。哪怕仅有一毫生机,吾等亦要竭尽全力,决不言弃。”
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的周折,林羽等人在宫门之外苦等数日,期间遭遇了各种刁难与阻碍……
这日,天色阴沉,寒风瑟瑟。
林羽与几位大臣站在宫门外,面色疲惫却目光坚定。
“林大人,此番能否见到太子,实未可知啊。”
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羽紧了紧衣衫,回道:
“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改革之事关乎国之根本,百姓福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