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她轻轻打开礼盒,将一件件精美的礼物展示出来。
首先取出的是一幅用丝线绣就的《清明上河图》,苏瑶微笑着看向首领,说道:
“首领,您瞧此件苏绣,一针一线皆倾注了绣娘无数心血。为了绣出汴京繁华盛景,绣娘光是选线配色,就耗费数月时间。每一种颜色,都经过精心调配,以求最大程度还原画作神韵。您看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建筑飞檐斗拱,分毫毕现,无一不彰显着吾大明匠人非凡智慧与精湛匠心。”
接着,苏瑶又拿起一个精美的鼻烟壶,递到首领眼前,继续说道:
“此件内画鼻烟壶亦是精妙绝伦。您看壶内,画师以特制细笔,在小小壶壁上反手作画,描绘出山水景色,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画师需屏息凝神,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如此精巧技艺,实在是难得一见。”
随后,她又展示出一把精美的折扇,缓缓展开:
“此把折扇,扇骨精选优质竹材,经多道工序打磨,光滑细腻,温润如玉。扇面上绘画,乃是江南名家所绘,将江南水乡柔美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从选材到成扇,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智慧与匠心,还望首领喜欢。”
首领的表情虽渐渐缓和了几分,可那眉宇间,仍隐隐透着一丝犹豫之色,显然,他对林羽和苏瑶等人的来意,尚未完全释怀。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弄人。
恰在这微妙的时刻,一场罕见的旱灾,如恶魔般狰狞地降临在这片边塞之地……
此后的连续数月,天空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幕布严严实实地遮住,不见一丝雨云的踪迹。
炽热的阳光,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无情地烘烤着大地。
大地像是被架在火上炙烤的猎物,干裂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缝隙,仿佛是大地痛苦不堪时发出的声声呻吟,令人揪心。
在这般残酷的旱灾肆虐下,庄稼颗粒无收,原本生机勃勃的田野,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
百姓们的生活,瞬间陷入了绝境,饥饿与绝望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头。
林羽和苏瑶目睹这一切,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此刻容不得半点迟疑,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于是,二人迅速发动社团成员,联合当地官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四处奔走筹集救灾物资的行动中……
那些日子里,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奔波。
面对过往商队,他们言辞恳切,眼中满是焦急与忧虑,苦苦哀求商队能施以援手;
为动员城中百姓捐赠,他们挨家挨户地劝说,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受灾百姓的关切。
一天下来,嗓子变得沙哑干涩,可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部落百姓,同样在这场旱灾中深受其苦。
当林羽和苏瑶看到部落里那些饥饿瘦弱、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的孩童,以及病恹恹、奄奄一息的牛羊时,心中一阵刺痛。
没有丝毫犹豫,他们毅然决定,将好不容易筹集到的一部分物资,送往部落。
首领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物资,又看看疲惫不堪却眼神坚定的林羽和苏瑶,那一刻,他心中那层如坚冰般的防备,彻底消融。他大步流星地走上前,紧紧握住林羽的手,声音因为激动和愧疚,略带哽咽:
“吾实误汝等,汝等果真心为众人着想也!”
创新传承,文化焕发生机
自那场旱灾之后,部落百姓心中对林羽他们的偏见,如春日暖阳下的积雪,悄然融化。
曾经的抵触与怀疑,已被感激与信任所取代,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部落众人与林羽、苏瑶及其社团成员相处愈发融洽,一同为传承文化而努力。
然而,随着时光的缓缓流淌,林羽和苏瑶在边塞生活的日子日益长久,他们逐渐察觉到了一个潜藏的问题。
每日,当他们如往常一般展示那些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的传统的文化形式时,虽能引得年长者们频频点头、回味悠长,可年轻人们的目光,却总是难以长时间停留。
他们或是在人群中稍作停留,便匆匆离去;或是虽身处现场,眼神却透露出一丝游离与倦怠。
林羽和苏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细微变化,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展示方式,已难以如磁石般长久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他们似乎遇到了新的瓶颈。
一晚,众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热烈讨论着后续计划。
社团中精通音律的小赵,手指轻轻拨弄着琴弦,发出悦耳的声响,突然,他灵机一动,说道:
“吾心下思忖,可否将大明之军歌与本地之民间曲调相互融合,如此,或能创作出别具韵味、悦耳动听之新歌。”
众人听闻此言,恰似在黑暗中陡然瞥见一束璀璨曙光,眼中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纷纷不住点头,连声称妙。
言出必行,小赵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成员,即刻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