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意与我大宋合作。”
“实则偷偷为辽狗提供我军的布防虚实。”
“粮草动向。”
“这才里应外合。”
“让种师道将军兵败身死!”
“至于慕容龙城之死。”
“臣看说不定也是苦肉计。”
“意在麻痹我等。”
“好让萧峰下一步的进攻更加顺利!”
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
竟引来了大半文臣的附和。
户部尚书王黼立刻跟上。
“童大人所言有理!”
“慕容氏一向野心勃勃。”
“当年慕容博就曾挑唆辽宋开战。”
“如今慕容龙城故技重施。”
“不足为奇!”
御史大夫李邦彦也点头。
“定是内奸作祟!”
“我大宋十万精锐。”
“怎会敌不过一个契丹人?”
“定然是有人通敌!”
他们不敢。
也不愿去相信萧峰真有“独战天下”的恐怖实力。
一个人。
凭一己之力击溃十万大军。
还能格杀慕容龙城那样的顶尖高手。
这哪里是人?
分明是神魔!
承认这一点。
就意味着大宋所有的军力。
所有的谋划。
在萧峰面前都不堪一击。
他们这些年靠着“天朝上国”营造的安全感。
会彻底崩塌。
而将失败归咎于“内奸”与“叛徒”。
无疑是维护自己可怜自尊。
推卸责任的最好方式。
不是我们不行。
是有人背叛了我们。
这时。
站在武将队列末尾的一位中年将军。
忍不住出列。
他名叫李庭芝。
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
性格耿直。
此前曾派亲兵去过万劫谷附近打探。
对前线的真实情况略知一二。
他看着殿上群臣颠倒黑白的模样。
心中又急又痛。
拱手道。
“陛下,诸位大人。”
“据逃回的士卒和臣派去的亲兵回报。”
“那萧峰确实……确实勇猛异常。”
“万劫谷一战。”
“他单骑冲阵。”
“杀穿了我军三重阵型。”
“连慕容老先生出手阻拦。”
“都被他……”
“住口!”
李庭芝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蔡京厉声打断。
“李将军,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在金銮殿上长他人志气。”
“灭自己威风?!”
童贯也立刻跟上。
眼神阴鸷地盯着李庭芝。
“李将军。”
“你莫不是与种师道有旧。”
“想为他的罪行开脱?”
“还是说。”
“你也与慕容氏有所勾结。”
“想混淆视听?”
“简直荒谬!”
另一位文臣拍着朝笏怒斥。
“难道你想说。”
“我大宋十万大军。”
“竟敌不过萧峰一人?”
“这要是传出去。”
“我大宋的颜面何在?”
“陛下的威严何在?!”
潮水般的呵斥将李庭芝的声音彻底淹没。
他张了张嘴。
还想再说些什么。
却看到周围的大臣们要么怒目而视。
要么眼神躲闪。
竟无一人愿意听他把话说完。
他心中一凉。
终于明白。
真相。
在这金殿之上。
早已成了最无关紧要的东西。
一个符合大多数人心理需求的“真相”。
正在被刻意地歪曲、掩盖、重塑。
萧峰并无甚了不起。
这场惨败。
主要是种师道通敌叛国。
指挥失当。
慕容氏里应外合。
泄露军机所致!
宋徽宗赵佶本就沉溺艺术。
缺乏主见。
又极易被情绪左右。
此刻听了满朝文武的“共识”。
自然信了这个更能让他接受的“真相”。
他宁愿相信是臣子背叛。
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大宋。
竟敌不过一个契丹人。
他猛地一拍龙案。
勃然大怒。
“传朕旨意!”
“种师道丧师辱国。”
“通敌卖国。”
“罪不容诛!”
“虽已身死。”
“然其罪难饶!”
“着大理寺即刻抄没种府家产。”
“将其满门抄斩。”
“旁系亲属无论老幼。”
“尽数发配充军!”
“以儆效尤!”
“还有慕容氏!”
赵佶的声音愈发狠厉。
“身为汉人。”
“却勾结契丹。”
“实乃国贼!”
“传令天下各州府。”
“即刻通缉慕容氏余孽。”
“凡慕容血脉。”
“无论男女老少。”
“株连九族!”
“务必赶尽杀绝。”
“一个不留!”
两道充满血腥气的旨意。
由旁边的内侍省官员飞速拟就。
盖上玉玺。
即刻发出。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染上了血腥味。
大臣们噤若寒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