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走陆路了,雇艘船,走运河去姑苏。”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体贴。
雇来的乌篷船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船娘是个和善的江南妇人,见阿碧气色不好,还特意煮了姜汤给她暖身子。
乌篷船缓缓驶入运河,两岸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青瓦白墙的民居临水而建,白墙上映着斑驳的树影,小桥弯弯,横跨在运河之上,桥下不时有乌篷船缓缓驶过,船娘们的歌声软糯悠扬,与岸边的鸡鸣犬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江南水乡图。
阿碧坐在船头的小凳上,身上盖着萧峰给她的灰布外袍,袍上还带着他的温度。
她看着熟悉的景色,心境却已大不相同——从前看江南,是公子慕容复口中“复国的根基”,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如今看江南,是两岸的桃红柳绿,是船头的微风拂面,是身边这人沉默却细致的呵护,是心底悄悄萌发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情愫。
船行至太湖附近时,船娘从湖里捞了新鲜的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就在船上的小灶上煮了。
白鱼清蒸,只撒了少许盐和姜丝,鱼肉雪白细嫩,入口即化;银鱼鸡蛋羹滑嫩鲜香,带着太湖的清甜;白虾白灼后,蘸着醋吃,鲜得让人忍不住吮指。
鱼汤熬得奶白,飘着几片翠绿的葱花,香气弥漫在整个船舱里。
萧峰拿起筷子,将最大的一条白鱼夹到阿碧碗中,动作自然,就像在武昌时为她挑鱼刺那样,带着一种融入骨血的体贴。
“快到家了。”他温声道,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像太湖的水波,轻轻荡漾。
阿碧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
那目光中,有征服天下的自信,有坦荡磊落的真诚,更有藏在深处的关切与温柔,独独没有她最初畏惧的强迫与占有。
她忽然明白,这一路从昆明到姑苏,从崎岖黔路到浩浩湘江,从黄鹤楼上的江风到秦淮河畔的灯火,他从未说过一句“我护着你”,却用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尊严,尊重着她的意愿——他会在她食欲不振时,默默为她准备甜软的包子和蜜饯;会在她遇险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会在她生病时,亲自煎药守夜;会陪她看山川壮丽,也陪她尝市井小吃。
他用一言一行,一点点瓦解了她的心防,让她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不是慕容复那样刻意维持的“完美”,而是有血有肉,顶天立地,却又心细如发的男人。
阿碧微微抿嘴,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那是离开万劫谷后,第一个真心的、不带丝毫勉强的笑容,像雨后初荷般清甜,像春日桃花般温婉。
她看着萧峰,轻声道:“谢谢……陛下。”
这一声“陛下”,不再仅仅是出于对他权势的敬畏,不再是被迫的屈服,而是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亲近与认可,像一缕春风,悄悄吹进了萧峰的心底。
萧峰看着她眼底的笑意,看着阿碧脸颊上淡淡的红晕,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畅快——比攻下一座城池,比战胜一个强敌,更让他心生欢喜。
他知道,这番水磨工夫的“攻心”之策,已然奏效。
征服这片江南的烟雨柔肠,比征服天下,更让他觉得满足。
乌篷船缓缓驶过一座小桥,前方的姑苏城已在烟雨中隐约可见——青灰色的城墙,飞檐翘角的楼阁,还有那隐约传来的寒山寺钟声。
萧峰站起身,走到阿碧身边,与她并肩站在船头,望着前方的姑苏城。
“快到了。”萧峰轻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阿碧点点头,目光落在他的侧脸上——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硬朗的轮廓,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却多了几分柔和。
她知道,姑苏城到了,慕容氏的秘密宝藏近了,可她的心,却早已不在那笔财富上。
阿碧悄悄往他身边靠了靠,风吹起她的发丝,拂过他的手臂。
萧峰没有动,只是微微侧过头,看了她一眼,眼中带着一丝笑意。
姑苏城已在眼前,而身边这个女子,她的心,似乎也已准备好了,向他彻底敞开。
喜欢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