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一些稀缺票据,她可以跟大队的人换粮食。
所以,她欠大队的粮食都没有其他知青多。
现在成为老师后,大部分时间只要上课就好,跟干地里的活完全不一样。
要知道地里的活,干的不仔细是要返工的,更严重的时候还得倒扣工分。
最开始拥有家里的补贴,曾慧玲还能不在意工分,但是后面旱灾了可就没有这样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
因为干旱,那会儿粮食紧张,就算紧缺的票据,能换到的粮食也少了很多。
就算是现在情况缓和了,各家手里的粮食也不多的。
曾慧玲现在也是将粮食看得很重的,也不嫌弃什么粗粮了。
要知道最开始,她都不乐意吃粗粮的。
现在都将她的挑剔给治好了,只要是吃的,她不会在嫌弃了。
所以说,有的时候环境改变人。
对于大家关注知青上课,苏香也没多做什么。
现在曾慧玲和刘素梅上课好好的,也没有闹出什么事儿来。
其他知青就算眼红,也没办法做什么。
毕竟,他们真要做什么,也不一定自己得利。
毕竟很显然,这成为老师是要看成绩说话的。
现在这曾慧玲和刘素梅两个女知青,上课很明显不错。
大队那些个家长自然也没有意见。
看着家里的孩子一个个变得不一样了,作为家长的大队人也很开心。
说明他们赞同建学校,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看着家里的孩子上学,就想着家里的孩子,未来也能跟大花一样考个大学。
有大花这个例子在,也不怪其他人期盼家里的孩子飞出这个山沟沟。
因为这些年来,之前外出的年轻人就没回来过,一些甚至联系不上了。
也是足够让,作为爹妈的他们忧心的。
他们的孩子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所以,孙辈的这些留在身边的孩子,他们自然不会忽视了。
都明白,要是没有音讯的儿子们真的不在了,这孙子孙女都是儿子们的血脉。
自从九叔公不在后,他家除了大儿子,其他儿子都没回来他们就隐隐有感觉。
他们这辈子,不一定能等到儿子回来。
现在儿子们具体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了。
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还活着。
大队的学校,上学扣的工分不算多。
就算是孙女,也是没有人不让家里的孩子上学的。
要是有出息,也不拘是男是女了。
比起不知道人影的儿子们,肯定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孙辈们更靠谱的。
就算是孙女,他们也开始转变思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主要的还是,一些人家现在孙女在家里的比重更大。
在有大花的例子的情况下,他们觉得让孙女上个学也挺好的。
要是孙子不争气,还有孙女托底。
倒是现在大队的男孩子,觉得他们在家里的地位有所降低。
尤其是,那些个上课调皮的孩子。
因为时不时就得挨顿揍,他们就觉得爷爷奶奶的爱转移了。
一时间,整个大队也是热闹非常的。
因为挨揍的孩子可不少。
做家长的,就希望家里的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跟大花一样,到时候能混个铁饭碗。
这样比起面朝黄土的他们,日子会好过很多。
可以说,为了家里的孩子未来日子好过一些,作为家长的他们是真的很上心的。
曾慧玲和刘素梅也是抓着了大队这些家长的心理,让他们配合着管孩子。
对于直接动手揍孩子,作为老师的曾慧玲和刘素梅是阻止的。
她们两个觉得,不管如何动手揍人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为了一直能当老师,做这个比上工更轻松的活儿。
两人也是真的用心了的。
因为这份用心,也是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
曾慧玲也是大方的,时不时就拿她自己的糖果作为奖励。
刘素梅倒是没什么钱来买糖果,不过她剪纸剪的很好。
一朵朵好看的小红花一出,也是让孩子们很欢喜的。
因为这个大队的孩子开心了,做的好、表现得好有奖励。
就这样,饶是调皮的孩子,也渐渐安分下来了。
就算不为小红花也要为了糖果好好表现。
两位女知青的用心,大队有孩子在上学的人家也是感受到了的。
之前结婚的那几对夫妻,这会儿新媳妇已经怀上了。
要当祖祖的人,自然是整天儿眉开眼笑的。
不怪人家心情好啊!
能看到玄孙出生,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有福的。
上工干活也难不倒他们,这可能就是好心情的作用吧!
不同辈人打趣要做祖祖的人,苏香也在一边听着。
要做祖祖的人也是笑着开心的打趣回来,毕竟同辈的,都是做爷爷奶奶的人。
他们都要做祖祖了,其他人也不会差很多。
他们大队情况不说很好,但是也没坏到哪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年代之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年代之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