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臣等遵旨!”群臣齐声应道,声音带着颤栗,他们深知皇帝这次是动了真怒,华南三府,只是陛下以点带面,陛下开始剑指两江三州之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李景炎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稍缓,但依旧冰冷:“尔等身为朝廷肱骨,享国俸禄,当以此为鉴!今后若再有辖地出现此等巨患而未能及时察觉、奏报、扑灭者,休怪朕的律法无情!”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必鞠躬尽瘁,以报皇恩!”百官再次叩首,心中凛然,皆知皇帝此言绝非戏言。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与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平身吧。”李景炎淡淡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眼下当务之急,是彻底肃清漕帮余孽,整顿运河秩序,并借此东风,将新法迅速推行至华南乃至整个两江地区!诸葛爱卿立此大功,朕心甚慰。待其凯旋,有功者,朕自有封赏。”
“至于尔等……”他目光深邃:“将功折罪的机会,就在眼前。能否抓住,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群臣这才战战兢兢地起身,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他们明白,皇帝这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但也下达了最后通牒。接下来的朝局,必将围绕彻底清算漕帮余毒和加速两江推行新法而展开,变法,已在大半个大燕全面铺开,只剩边疆各州,无人能再置身事外。
百官们怔怔地望着龙椅上那年轻却威势日重的帝王,目光中充满了敬畏、震撼,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又一次的真正认识到,这位少年天子手中掌握的利剑,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锋利得多,也深远得多。
李景炎将奏报轻轻放在龙案上,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诸葛正我剿匪有功,洞悉奸逆,为国除一大害。着令其妥善处理善后,将所有逆产、罪证造册登记,押解涉案官员入京候审。待其还朝,朕自有封赏。”
“另,传朕旨意:通告天下,公布洪天啸谋逆之罪状!以儆效尤!凡有暗怀异心、勾结匪类、窥伺神器者,洪天啸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天佑大燕!”群臣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之声震耳欲聋。
阳光透过窗棂,将李景炎的身影拉得很长,笼罩在跪伏的群臣之上。他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华南的顽疾已除,但帝国的航船,才刚刚驶入深水区。
————————
太和殿内,肃杀的气氛尚未完全散去,百官们仍因漕帮逆案的惊人内幕而心旌摇曳,冷汗未干。龙椅上的李景炎,神情已恢复平静,仿佛刚才那场掀动朝野的巨大风波只是日常政务的一部分。
他目光淡然扫过殿下垂首恭立的群臣,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一点。
侍立一旁的司礼太监小福子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拉长声调高唱:“陛——下——有——旨,众卿平身。”
他的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李元洪已深吸一口气,整了整略显褶皱的朝服袍袖,手持玉笏,快步出列,深深一躬。
“臣,李元洪,有本启奏陛下!”他的声音带着老者特有的微颤,却又异常清晰,在这刚刚经历过雷霆风暴的大殿中,显得有几分突兀,却又适时地带来了一丝不同的气息。
李景炎目光转向他,微微颔首:“讲。”
“陛下,”李元洪再次躬身,语气变得无比恭谨,甚至带着一丝喜庆的意味:“三日后,乃钦天监择定之黄道吉日,亦是我大燕普天同庆之大喜之日——陛下大婚之期!所有仪程、典制备案均已妥当,各衙署皆已预备就绪。臣特此奏报,恭请陛下圣心安泰,以待佳期。”
他这番话,如同在紧绷的琴弦上轻轻拨动了一个柔和的音符,瞬间打破了殿内残余的凝重。百官们仿佛这才从方才的震惊与恐惧中回过神来,想起眼前这位威势日重、手段酷烈的少年天子也才十四,即将迎来大婚,正式册立皇后。
李景炎闻言,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少许,他轻轻“嗯”了一声,淡淡道:“有劳李卿与礼部诸员费心。一切依既定仪典办理即可,毋需再赘述。”
“臣遵旨。”李元洪恭敬应道,却并未立刻退回班列,而是略微提高了声音,带着十足的恳切奏请道:“陛下,大婚乃国之重典,万民瞩目。今佳期在即,臣,谨代表礼部及满朝文武,恭祝陛下与未来皇后娘娘鸾凤和鸣,百年偕老,永结同心!愿此盛世联姻,佑我大燕江山永固,福祚绵长!”
随着李元洪的话音落下,殿下文武百官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紧张情绪和表达忠心的绝佳机会,瞬间呼啦啦跪倒一片,齐声高呼,声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洪亮、真挚:
“臣等恭贺陛下大婚之喜!”
“愿陛下与皇后娘娘千秋好合,琴瑟和鸣!”
“天佑大燕,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恭贺声浪滚过太和殿的金砖玉阶,驱散了先前因逆案而笼罩的阴霾,显出一种近乎沸腾的热闹与喜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召唤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召唤锦衣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