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的茫茫戈壁滩上,王建国正独自守护着一座废弃的卫星测控站。
他已经在这里待了整整十年,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记录着各种各样的频谱数据。
两天前,他监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陕北风铃的信号突然中断了。
陕北风铃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电通信方式,它利用风吹动风铃时产生的频率变化来传递信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王建国尝试联络陈青山,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他心中隐隐感到不安,难道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就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奇迹发生了——陕北风铃的信号竟然重新出现了!
而且,频率还被微调至一个更加稳定的共振点。
王建国的心中充满了疑惑,是谁在维护这个系统?
为什么信号会突然中断?
又为什么会突然恢复?
他决定尝试与对方进行联系。
他通过“地脉传输”的方式,播发了一段含有特定谐波的气象预报。
第二天,他收到了对方的回应——一段夹杂在童谣里的摩尔斯电码,“塔倒重建,铃改石砣”。
王建国的心中顿时明白了,原来原址遭到了滑坡掩埋,陈青山和他的学生们不得不改用山岩凿钟,靠滴水计时校准摆动周期。
他望着屏幕上那段简短的信息,心中充满了感动,也充满了敬佩。
他默默地删掉了准备多年的应急预案文档,只留下一句备注:“当孩子学会造自己的时间,就不需要我们报时了。”
林小满坐在出租车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西南三省的“电源箱自启”事件、齐齐哈尔的冰柱承重、百色山区的CT机抢修,以及陕北戈壁滩上的风铃信号……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却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拥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她总是想着如何用技术去改变世界,却忘记了技术本身就蕴藏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师傅,麻烦你改道,送我去火车站。”林小满睁开眼睛,对司机说道。
“去哪儿的火车站?您不是要去机场吗?”司机疑惑地问道。
“先去火车站,帮我查一下,明天有没有去景德镇的火车票?”林小满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出租车在夜幕中飞驰,车窗外,霓虹闪烁,光怪陆离。
她要亲自去景德镇看看,看看那些碎瓷片是如何变成“窑火信标”的。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前往景德镇之前,林小满又做了一个临时的决定。
“师傅,麻烦你在怀化绕一下。”林小满轻声说道。
司机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按照林小满的指示,在怀化绕了一圈。
林小满想去一个地方看看,当年那个废弃的雷达站,还在那里吗?
林小满打开手机,却在深夜里开始查看全国热力图。
林小满划动着手机屏幕,指尖在冰冷的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模糊的痕迹。
屏幕上,全国热力图如同巨大的星空,无数光点闪烁,汇聚成城市与乡村的轮廓。
她的目光却死死锁定在西北牧区,那里,一片微弱但规律闪烁的光斑,像呼吸一样,牵动着她的心弦。
光斑闪烁的间隔,与“牧云桥”数据包传输周期完美吻合!
林小满猛地放大地图,定位坐标,呼吸骤然急促。
竟然是内蒙古额济纳旗!
李春霞!
那个坚韧独立的牧民兼光伏维护员,她到底做了什么?
画面逐渐清晰,她看到一串串骆驼铃铛,在夜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
铃铛下方,连接着简陋的太阳能控制器,每响一次,便代表一次数据同步的成功。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李春霞坚毅的面庞,她仿佛一位默默守护着星辰的使者。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铃声的节奏,竟然与青海湖畔孩子们朗读《老电机绕线手册》的语速一致!
两个相隔千里的群体,在不知彼此存在的情况下,使用了相同的隐性协议!
如同两支素不相识的军队,在战场上不约而同地吹响了相同的号角。
林小满关闭系统权限,将手机丢在一旁,靠在汽车座椅上,双眼无神地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
她喃喃自语,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现在,连风都不需要命令了……”
“小姑娘,你没事吧?要去哪里?”司机师傅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关切地问道。
林小满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头,她摸了摸口袋里的车票,又透过后视镜凝视着自己疲惫的面容,长叹了一口气。
林小满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出租车穿梭在昆明深夜的街道上,路灯如同被拉长的光带,在她疲惫的眼眸中摇曳。
她没有理会司机好奇的目光,只是默默地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个U盘。
这个小小的金属物件,封存着“自力网”管理中心服务器的最高权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