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李卫东心里也是早已有了打算。
今天就在小酒馆陪着徐慧真和徐静理过年。
等明天初一,再带着李小霞出去转一转。
初二呢,就和父母回乡下,给爷爷奶奶拜年。
傍晚时分,徐慧真让刘嫂和蔡全他们无早早收了工。
他笑着催他们:“你们快回去吧,家里人该等着了,年后再来忙活。”
几人道谢离开后,小酒馆里就只剩下徐慧真、李卫东和徐静理三人。
徐慧真一边做饭,一边看着在桌边摆弄灯笼的女儿。
“静理,今天让卫东叔叔陪咱们一起过年,好不好?”
徐静丽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儿,小跑到李卫东身边,拉着他的手仰起脸。
“好呀好呀!我要和妈妈、卫东叔叔一起过年,我最喜欢卫东叔叔了!”
李卫东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转头看向徐慧真,眼里满是暖意。
晚饭很丰盛,有炖肉、炸丸子,还有徐慧真特意给静徐理做的糖醋排骨。
三人围坐在桌前,灯光映着他们的笑脸,虽然简单,却格外温馨。
吃完饭,徐静理拿着李卫东买的小烟花,在院里放得不亦乐乎,笑声清脆响亮。
夜深了,徐静理不知何时也是靠在徐慧真怀里睡着了。
把徐静理送回房间以后,李卫东和徐慧真也是回到了他们的屋子。
两人这一夜自然又是好一番折腾,等到凌晨时分两人才消停下来。
另一边,李卫东家里,李大河和刘小丽看着桌上的饭菜,也是忍不住念叨。
“这大过年的,卫东这孩子怎么还不着家?”
李大河夹了一口菜,笑了笑:“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打算,咱们别操心了。他心里有数,错不了。”
刘小丽叹了口气,看了眼窗外的烟花,也没再多说。
孩子长大了,总有自己的天地,做父母的,也只能盼着他平安顺遂。
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旧岁与新年在喧闹中交替,无论在哪,这年味儿里都藏着各自的牵挂与期盼。
第二天一早,李卫东在徐慧真家吃过热腾腾的饺子,便起身离开了。
徐静理抱着他的胳膊依依不舍,徐慧真笑着哄她。
“让叔叔回去吧,等过几天叔叔还会回来看你的。”
李卫东摸了摸徐静理的头,又跟徐慧真道了别,才转身往李小霞家去。
到了院门口,正碰上李小霞的母亲从院子里出来。
见他来了,李小霞的母亲立刻笑着招呼:“卫东来啦?快进来,外面冷。”
“阿姨新年好。”李卫东笑着应道,抬脚进了院。
“新年好新年好。”
李小霞的母亲又往屋里喊了一句。
“小飞,快给你卫东哥倒杯热水!”
“哎。”
李小飞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攥着个红包,看到李卫东,他的眼睛一亮。
“卫东哥,我妈给我发压岁钱了!”
“那可得收好。”李卫东笑着应着,这时李小霞从里屋走了出来。
她的身上换了件新做的蓝布棉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见了他,她的脸颊微红,不过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卫东哥,你来了。”
李卫东看着她,继续说道:“嗯,过来找你。年前在供销社忙坏了吧?我听阿姨说你天天都回来的很晚。”
李小霞摇摇头,眼里带着笑意。
“不累,同事们都挺照顾我的,忙起来也热闹。”
她顿了顿,又问,“今天.....你怎么来了,是要出去吗?”
“嗯,带你去转转。”李卫东点头说道。
李小霞眼睛亮了亮,看向自己的母亲。
李小霞的母亲笑着摆手:“去吧去吧,年轻人就该出去走走,记得回来吃饭就行。”
“那我去换双鞋。”
李小霞说着,转身往屋里走,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李小飞凑到李卫东身边,小声说:“姐夫,你要带我姐出去玩吗?回来的时候可不可以给我带点好吃的?”
李卫东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回来给你带。”
不一会儿,李小霞换了双新鞋出来了。
两人跟李小霞的母亲和李小飞说了声,便并肩往院外走。
初一的太阳暖洋洋的,街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零星的鞭炮声。
李小霞侧头看了眼身边的李卫东,心里像揣了块暖炉,甜丝丝的。
李卫东骑着车,载着她出了胡同,侧头看向身后的李小霞,问道:“小霞,想去哪儿?”
李小霞抿唇笑了笑,眼里映着他的身影。
“卫东哥,你说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
李卫东听她这么说,嘴角弯起的弧度更深了些。
正在他想着去哪里时,脑海里忽然闪过一段看过的资料。
据说四九城的厂甸庙会,早年热闹得很,资料里说每年的庙会游玩人数都能达到一二百万人,那盛况,他一直想亲眼看一下。
那咱们去逛厂甸庙会吧,我听人说那儿特别热闹,有卖糖画的、吹糖人的,还有耍杂技、唱大戏的,过年期间最是红火。”
李小霞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头:“好啊!我还从没去过庙会呢,只听我妈说过以前的热闹劲儿。”
“那咱们就去见识见识。”李卫东笑着加速,摩托车在清晨的街道上轻快的行驶。
路边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穿着新衣裳,手里提着点心匣子或是玩具,脸上都带着过年的喜气。
没过多久,远远就听见一阵喧腾的人声,夹杂着锣鼓和吆喝声。
李小霞探着头往前看,只见街口挤满了人,五颜六色的幌子在风里招摇,红的灯笼、绿的幡旗,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果然像李卫东说的那样,热闹得很。
“哇,好多人啊!”李小霞忍不住惊叹。
李卫东停好摩托车,扶着她下来,顺手牵住她的手。
“人多,跟紧我,别走失了。”
李小霞脸颊微红,轻轻“嗯”了一声,任由他牵着往人群里走。
刚进庙会,就被一阵甜香缠住了:是糖炒栗子和烤白薯的味道。
旁边一个摊位前,老师傅正拿着小铜勺,在青石板上飞快地浇着糖浆,转眼间就画出一只蹦跳的小兔子,引得孩子们围着叫好。
“卫东哥,你看那个!”
喜欢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20xs.org)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