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福建舰入列一个细节被央视特地剪出来,新闻联播硬是给了6分钟特写,比好多头条新闻都有排面,这是深怕大家给忽视了。】
【这个镜头就是弹射器上的往复车“唰”地一下动起来,突然出现,接着戛然而止,跟开了慢动作似的。】
【这个场景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网友,看了的第一反应都是像飞船时空跃迁一样,突然出现,骤然停止。】
天幕下。
唐朝,作为一个看过不少科幻电影的人,李世民看到福建舰往复车瞬间出现的画面,说道:“朕看着这个场景也想到飞船跃迁的画面,这确定不是剪辑的吗?”
程咬金附和道:“是特效吧”。
众人还是不相信,这么科幻的一幕,就这么水灵灵的在现实上演了?
【可如果考虑到央视视频从来都是保持原汁原味的,不做特效处理,那我们就不得不细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了。】
【这一个画面就把电磁弹射前所未有的能力, 充分展示出来了, 相比于蒸汽弹射, 不仅没有了次数和频率的限制, 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力度大小, 甚至还能分段局部的调节力度, 甚至在中途刹停, 甚至可能还有动能回收, 相当的游刃有余。】
天幕下。
在得到这是真实画面的肯定回复后,大家再次看向央视发布的3分钟循环纯享版视频,才陡然发现一个问题。
房玄龄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请看,甲板上随风飘动的旗帜速度没有随往复车的瞬间停止而变化,这说明视频没有慢放”。
李世民又仔细看了看,说道:“好像是,真的是瞬间出现瞬间停止的,这怎么做到的”。
程咬金也是瞪大了双眼,不解的问道:“是啊,这么快的速度骤然停止,那挡住它的东西得多硬啊,这家伙自己又得多结实啊”,
说完,程咬金又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岂不是说这玩意也用不了几次”。
就在大家争论得时候,天幕缓缓做出了解释。
【电磁弹射其实这就类似于弓箭或者弹弓。和二战时期那轻飘飘的螺旋桨飞机不一样,现在的舰载机空载都非常重,再加上导弹就更重了,要想从甲板上起飞,必须要借助外力。
【比如说常见的翘头的滑跃甲板,但这种甲板存在限制舰载机起飞重量、甲板占用面积大、单位时间飞机出动效率低、无法使用固定翼预警机等缺陷。】
【而弹射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弹射技术类似于弹弓能把舰载机弹出去。其中蒸汽弹射好比拉一根特粗的弓弦,想拉开得费老大的劲烧蒸汽,等压力够了就一下弹出去,力道没法调,弹轻了弹不远,弹重了还容易把飞机崩坏。而且拉一次得歇半天,没法连着弹。】
【电磁弹射就不一样了,不用烧蒸汽,通上电就能产生电磁力,想弹多远、用多大劲,调调电流就行,小到无人机,大到几十吨的舰载机,都能精准“发射”。更妙的是,还能中途刹车,就像福建舰镜头里那样,瞬间停住不费劲,甚至还能把动能回收起来再用。】
【这背后藏着个物理定律——楞次定律。大家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用磁石摆一个滑道,然后往滑道中间扔一块铜锭,你们会发现铜锭下落过程受到一股无形的阻力,这便是楞次定律——“来拒去留”的特性。】
【电生磁,磁生电。铜是良好的导体,铜块再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即涡流,涡流又产生磁场。这股磁场与我们摆放的磁石的磁场相斥,运动便受阻了。】
【大家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铁不行,铁会直接被磁石吸住。得用磁石吸不住的,你们这个时代没有铝,那就用铜、金、铅这些,你们会发现速度不一样,这就是导体内产生得电流不一样继而导致产生的磁场有强弱,最终表现为下落速度不一样。】
天幕下。人们见天幕暂停了,有条件的去找了找东西,很快就观察到了实验现象。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命人找来磁石和金银铜实验了一番,顿时一惊:“还真是,不过银和铜怎么没什么区别啊”。
朱高炽不确定的说道:“这.....或许是两者导电性差不多?”
然而朱棣居然没怎么在意这些,更多的感慨道:“这真是奇妙啊,不靠实物便将物体发射、牵拉住了,其原理居然这般简单”。
朱高炽:“然而这也是发展科技最麻烦的地方,原理往往简单粗暴,实现起来却难如登天,以至于成功之前没人能确定它有没有用”。
其实他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十来年难以出结果的项目肯定是会随着皇位的更替和官员的变动而强制下马的。
【福建舰平时弹射时,磁场推着往复车往前跑;要刹停了,立马改变线圈电流方向,磁场也瞬间改变方向,根据楞次定律产生反向阻力,硬生生把高速运动的往复车“拽”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