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入水后,尾部的稳定舵迅速展开,拖着长长的、涡旋状的气泡轨迹,迅速调整姿态,一级水下助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
轰!!!!
巨大的橘红色火光瞬间撕裂了漆黑的海面,将周围的海水煮沸、气化!
八枚导弹,八条暴怒的火焰巨龙,破开波涛,带着震耳欲聋的、撕裂天空般的咆哮声,猛地冲向低空!
出水后,导弹迅速耗尽助推器,主涡喷发动机启动,弹体进一步降低高度,转入致命的、距离海面仅5-10米的掠海飞行模式!
它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曲率,将自己隐藏在雷达的探测盲区之下,如同贴着死亡线飞行的幽灵。
弹载计算机严格遵循预设航路点,同时贪婪地接收着来自空警-500和中途数据链传来的微弱却至关重要的目标位置修正信号, 以接近0.9马赫的高速,朝着各自预定的目标疾驰而去!
“所有导弹发射完毕!紧急下潜!最大深度!全速静默航行!”
露娜没有丝毫犹豫和留恋,立刻下达了最关键的撤退命令。
多待一秒,就多一分被发现的危险。
潜艇迅速排空压载水舱,艇首猛地向下扎去,螺旋桨转速提升,以最快速度潜向更深、更黑暗、更安全的深海,巧妙地利用亚得里亚海复杂的水文条件(温度跃层、盐度变化)和此刻港口方向巨大爆炸产生的混乱声学环境,掩盖自身的噪音,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然遁走。
完成首轮电子压制、反辐射打击和精确轰炸任务的歼-16D和部分歼-16战机,毫不恋战,立刻投弃副油箱,打开加力燃烧室,发动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紧贴海面,高速脱离战场,向着萨拉热窝和地拉那方向返航。
然而,哈夫克的反应并非全无。
尽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但其残存的、分布式的指挥体系和训练有素的官兵依然在挣扎和部分恢复。
位于亚得里亚海中部的哈夫克“安德烈亚·多里亚”号驱逐舰,其强大的EM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凭借着更远的探测距离和部分抗干扰模式,终于在极端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隐约捕捉到了远距离低空突袭的GTI导弹群那微弱的尾焰红外特征和正在极速撤离的GTI战机的模糊雷达回波。
尽管无法为标准-2或“紫菀”导弹提供精确的火控级指引,但它立刻通过可能尚未完全瘫痪的超低频/甚低频通讯手段,向整个海域乃至亚平宁半岛发出了最高级别的防空警报和求援信号!
哈夫克空军的快速反应警报被凄厉地拉响。
从焦亚-德尔科莱(Gioia del Colle)、特拉帕尼(Trapani)等空军基地,数架“台风”战斗机紧急升空,加力燃烧室爆发出耀眼的蓝色火焰,如同被激怒的猎鹰,以超音速扑向杜布罗夫尼克方向,试图拦截GTI的攻击机群和可能存在的后续打击力量。
它们给正在撤离的GTI歼-16机群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一场激烈而残酷的超视距空战在亚得里亚海上空爆发。
中距空空导弹的尾迹在空中纵横交错,战机进行着剧烈的规避机动,空中不时爆开拦截导弹或被击中的战机产生的火球。
而在杜布罗夫尼克港内,尽管雷达致盲,指挥中断,通讯不畅,但许多训练有素的哈夫克水兵和岸防部队官兵依然在巨大的爆炸和混乱中,凭借本能和训练做出了最后的反应。
幸存的、依靠光电和红外系统操作的近防武器站被手动激活。
港内舰艇上,奥托·梅莱拉“达多”近程防御系统尖锐的警报声响起,双管40mm速射炮塔在哈夫克水兵的手动操控下疯狂地转向导弹来袭的粗略方向,炮口喷吐出密集的、试图构成钢铁风暴的拦截弹幕。
岸基的“西北风”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也被哈夫克水兵扛起,透过浓烟,用红外导引头艰难地试图锁定低空飞行、热信号强烈的目标!
饱和攻击与绝望拦截的终极对抗。
GTI的Teseo导弹群以接近音速的速度呼啸而至。
它们面临着最后一道、也是最为疯狂和混乱的拦截火网!
一枚瞄准“拉斐尔·比鲁托”号护卫舰的Teseo导弹,在最后三公里冲刺阶段,被异常精准的手动操控“达多”系统构成的密集弹幕精准命中,弹体凌空爆炸成一团巨大的火球,碎片如同雨点般砸落海面。
另一枚飞向码头的导弹则被一艘惊慌失措的巡逻艇紧急发射的大功率诱饵弹成功干扰,偏离目标,一头扎入附近海中,炸起冲天水柱!
但是,八枚导弹的饱和攻击威力此刻显现无疑!
拦截系统的通道有限,无法应对所有从不同方向、几乎同时袭来的目标!
轰!!!!
第一声命中的、令人肝胆俱裂的巨响传来!
一枚Teseo导弹狠狠地撞入了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圣乔治奥”号(L9892 San Giusto)宽大的舰体中后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