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这漫长的五十公里,足足用了五个多小时才结束。
当露娜站在终点坐标点,看着手下这群几乎瘫倒在地、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的士兵时,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在她看来,这个速度简直是蜗牛爬,但这就是现实,她只能在这些“矮子”里面挑选相对能用的。
易普拉欣是倒数第十几个到达的。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他直接瘫倒在地,剧烈地干呕着,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肺叶如同撕裂般疼痛。
但他做到了,他没有被淘汰。
第一周的时间,就在这种极高强度的磨损下飞速流逝。
每一天都是对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拂晓前的50公里沙漠负重行军成了每日固定的“开胃菜”。
易普拉欣逐渐适应了沙漠的行进技巧,虽然依旧艰难,但他再也没有落到最后几名。
他学会了分配体力,学会了利用地形,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忍受无休止的痛苦和疲惫。
他的眼神越来越锐利,带着一股狼一样的狠劲。
白天的综合体能训练更是花样百出。
斯巴达式的CrossFit课程让他们在沙地里翻滚、扛着原木奔跑、拖着沉重的轮胎前行;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让心跳始终处于爆表边缘;
巴西柔术和Krav Maga的近身格斗训练,则让易普拉欣吃尽了苦头。
他野路子的打法在系统性的格斗术面前破绽百出,每天都被摔打得鼻青脸肿。
但他每次被击倒,都会立刻爬起来,眼神凶狠地再次扑上,甚至会在休息时间偷偷模仿练习,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顾问们都暗自点头。
冷水生存训练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型冷水池中进行。
露娜要求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水下装备组装、逃脱捆绑等,旨在磨砺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冷静和操作能力。
易普拉欣出身加沙,对水并不陌生,但这种刻意制造的低温环境依然让他痛苦不堪,嘴唇冻得发紫,肌肉不受控制地颤抖,但他每次都坚持到最后。
下午的基础武器训练是易普拉欣相对擅长的领域,但他同样投入了十二分的努力。
R-14M步枪的极端条件故障排除,他会在其他人休息时,独自一人反复练习蒙眼拆解组装,手上被冰冷的金属零件划出无数口子也毫不在意。
每天1000发以上的实弹射击,他不仅是完成数量,更是精益求精地研究不同距离、不同环境下的弹道,默默记录着数据。
他的射击成绩稳步提升,从一开始的中等偏上,逐渐稳定在了前列。
速射机枪的压制战术和弹药更换,他反复练习,追求最快的速度和最稳的姿态。
夜晚的理论课程对易普拉欣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他受教育程度有限,很多军事术语、地图符号、弹道学原理对他来说如同天书。
但他拿出了比体能训练更狠的劲头。
他几乎是缠着蜂医和其他稍有文化的队友请教,用最笨的方法死记硬背。
别人晚上10点下课可能还会有点自由时间,他却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三四点,就着微弱的台灯灯光,啃着那些晦涩的教材,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他的理论考试成绩起初惨不忍睹,第一次闭卷考试甚至不及格,得到了第一次警告。
但他没有气馁,第二次考试,竟然勉强爬到了及格线边缘。
每一天的伙食补给时间,对学员们来说如同战斗。
高强度的训练消耗巨大,每个人都饥肠辘辘。
大多数人会尽可能多地摄取食物,然后抓紧时间休息哪怕十分钟。
但易普拉欣是不同的风景。
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狼吞虎咽,仿佛不是在品尝食物,而是在完成一项补给任务。
他往往是第一个吃完的人。
然后,在众人或诧异或不解的目光中,他绝不会回到营房休息,而是立刻起身,直奔靶场或者战术训练场。
靶场成了他第二个“家”。
即使白天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弹射击,他依然会利用这宝贵的休息时间,自己加练。
他没有额外的弹药配额,就进行空枪练习。
一遍遍地重复举枪、瞄准、击发的动作,专注于呼吸控制、扳机指法的平稳、以及姿态的微调。
他对着阳光观察瞄准镜的虚光,在不同角度练习快速出枪。
有时,他会恳求弹药管理员,用自己省下的配给或者其他小东西,换取寥寥几发额外的子弹,用于验证他空枪练习的成果。
露娜不止一次在巡视时,看到那个瘦小却异常执着的身影,在空旷的靶场上,一遍遍地重复着枯燥至极的基础动作,夕阳或星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的专注力惊人,往往察觉不到露娜的到来。
有一次,露娜在他身后站了足足五分钟,看着他进行故障排除练习。
他的动作已经相当流畅,但露娜还是看出了一个小瑕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