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露娜更加注重对装备维护保养的考核。
结果令人忧心。
即使三令五申,许多学员(尤其是沙特籍)对于日常保养依旧敷衍了事,只是简单擦拭一下外观,对于深度的清洁、润滑、关节校准、电路检查等,要么不会,要么嫌麻烦不去做。
导致一些装备虽然外表看着还行,但实际性能已经在悄然下降。
这一幕,完美印证了露娜在电子终端里记录的那个问题:
【大量先进武器装备买过来,不管有没有培训,哈比比们都不会正确操作。即使操作正确了,日常也不会按部就班的维护检修,用着用着各项功能就停机了。操作正确了,维护也正确了,但哈比比们上班时间短,当班时的精神状态通常极为佛系,有没有尽到职责全靠人品和心情。这些武器装备处于什么工作状态,鬼知道。大概率只是一个摆设。】
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士兵的问题,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系统性文化痼疾。
改变这一点,远比训练他们的体能和射击技能更加困难。这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培养专业的人才、并彻底扭转那种“差不多就行”的惰性思维。
日子在极度艰苦的训练中一天天过去。
易普拉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
他的体能稳步提升,已经能稳定处于行军队伍的第一梯队;
他的射击精度越来越高,逐渐显露出狙击手的潜质;
他的近身格斗不再是野路子,开始融入了系统性的技术,变得更加高效凶狠;
他甚至开始能看懂复杂的战术地图,并能用简单的无线电术语进行通讯。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学会思考。
不再是单纯地执行命令,而是会思考命令背后的战术意图,会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还很稚嫩)。
他身上那股原始的狠劲,正在被逐渐引导向更专业、更致命的方向。
露娜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他,暗中给予更多更细致的指导,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句简短的提点。
她在这个少年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在707部队时的影子——
那种对变强的极致渴望和不惜一切代价的疯狂。
然而,基地内的暗流也在涌动。
塔里克亲王来访的频率似乎增加了,他总是带着和煦的笑容,关心训练进展,但言语间催促“出成绩”的压力也越来越明显。
他带来的那些“观察员”和“助理”数量也变多了,他们时常在基地内走动,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那些昂贵的设备和物资上,而不是学员的训练本身。
亲王与露娜之间的理念分歧日渐明显。
露娜坚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反对任何冒进的、拿学员生命冒险的行为。
而亲王则更倾向于寻找机会,进行“实战检验”,以便快速向利雅得展示他的“投资成果”。
一天下午,亲王再次找到露娜,提出了一个“建议”:
“上尉,听说边境附近最近有些小股武装分子在活动,骚扰我们的石油管道。规模很小,不超过十个人。你看,是不是可以派你的小队……嗯,比如让那个表现不错的加沙小子,带几个人去‘实地演练’一下?见见血,成长得更快嘛!”
露娜的心猛地一紧。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这不再是训练场上的模拟,而是真正的战斗,充满了未知和死亡的风险。
她看着亲王那看似关切实则充满算计的眼神,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演练,更是一次政治表演,甚至可能是一次……
清除“损耗”的试探。
她必须做出选择,是屈服于压力,让这些尚未完全准备好的学员去冒险,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顶住来自“金主”的巨大压力?
沙漠的风依旧呼啸,吹动着训练场上的沙尘,也吹动着基地内愈发紧张的空气。
易普拉欣和其他的学员们,还在汗水与拼搏中努力蜕变,浑然不知一场关于他们命运的交锋,正在悄然上演。
真正的锻造,不仅淬炼肉体与技能,更考验着领导者的意志与良知。
……
利雅得特种训练基地的无人机模拟训练室内,空气凉爽而安静,与窗外沙漠的灼热形成两个世界。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由训练无人机传回的、对模拟城镇目标的侦察画面。
露娜站在前方,冷静地讲解着微型无人机渗透侦察、自杀式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攻击编队协同、以及如何利用无人机数据为地面突击提供支持的战术要点。
特种学员,包括易普拉欣,都全神贯注地听着。
他们穿着作训服,身上还带着白天高强度体能训练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专注。
无人机这种“力量倍增器”对于他们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士兵来说,既新奇又充满吸引力。
易普拉欣尤其听得入神,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弥补他体格和力量上的某些不足,提供前所未有的战场视野和打击手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