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军警的重重警戒线更是几乎断绝了远程操控无人机从会场外发起攻击的可能性。
他感觉自己在设计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迷宫。
就在两人沉浸在高强度、高压力的伪装与策划中时,房间角落那台老旧电视机突然提高了音量。女主播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渲染的凝重:
“插播重要新闻!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今日宣布破获一起重大间谍案件!一名涉嫌为俄罗斯情报机构效力、并直接参与策划了上月针对我国关键军事设施的无人机袭击事件的叛国者已被抓获!”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被两名全副武装、头戴面罩的特工紧紧押解着的男子。
男子穿着皱巴巴的衬衫,头发凌乱,脸色惨白,眼神涣散,嘴唇哆嗦着。
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
典型的“被摧毁”的叛徒形象。
“据SBU公布的信息,被捕者系某军事机构的技术职员,因长期对上级不满,心怀怨恨,被俄罗斯情报人员以重金收买,向其提供了目标的精确坐标、安保漏洞以及无人机活动规律等绝密情报,直接导致了袭击的发生!”
画面切换到新闻发布会现场。
SBU的一位发言人(肩章显示级别不低)正对着话筒:
“……这是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无耻背叛!是俄罗斯侵略者肮脏手段的又一铁证!被捕者已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并表达了深刻的悔意。他将在法律的最大范围内受到严惩!”
紧接着,镜头切回被押解的“叛徒”。
他被推到话筒前,眼神空洞地盯着前方,语调机械地说道:
“我……被贪婪和怨恨蒙蔽了双眼……背叛了祖国和人民……接受了俄罗斯人的金钱……提供了情报……我深感悔恨……请求法庭宽恕……”
公寓里,彼得罗夫和李海镇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冷冷地投向电视屏幕。
这样的“表演”,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见过太多——
屈打成招、药物控制、家人胁迫……
或者是纯粹的捏造。
“叛徒”眼中的绝望和空洞是真实的,但“悔过”的台词和所谓的“犯罪事实”则充满了政治操弄的味道。
两人对视一眼,这种拙劣的戏码,无法动摇他们分毫。
然而,新闻接下来的内容,却像一盆冰水,浇在了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上。
SBU发言人话锋一转:
“……鉴于此次破获的间谍案,以及持续存在的恐怖主义威胁和潜在的安全风险,为确保‘第聂伯河畔国际防务与安保技术展销会’的绝对安全,经与主办方及相关部门慎重研究决定:原定于后天开幕的展会,将推迟至下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另行通知!在此期间,安全部门将对展会场地、流程以及所有参与人员背景进行史无前例的、最为严格的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任何可疑迹象都将被彻底排查!国家安全高于一切!”
“推迟……下个月……”
李海镇低声重复,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但握着技术资料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彼得罗夫猛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屏幕,幽蓝的光芒消失,房间陷入更深的昏暗。
他靠在破旧的椅背上,仰头望着天花板上剥落的墙皮,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
精心准备的伪装身份、反复推敲的炸弹方案、争分夺秒赶在展会窗口期行动的决心……
在SBU这招“延期”重拳下,瞬间变得岌岌可危,甚至可能化为泡影。
房间里只剩下电视机里发言人继续强调“最高级别安保措施”的声音,以及窗外基辅深夜偶尔传来的车辆驶过湿滑路面的声音。
寒意似乎更浓了。
李海镇默默地放下手中的资料。
他伸手,从贴身的口袋里,再次掏出了那盒烟。
他打开烟盒,目光落在那两支过滤嘴颜色略深、藏着致命毒囊的特制香烟上。
冰冷的指尖轻轻拂过它们。
彼得罗夫的目光也落在那两支烟上,眼神复杂。
时间的拉长,意味着暴露的风险呈几何级数增加。
意味着SBU有更充足的时间编织更严密的网。
意味着他们这两个“高价通缉犯”要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潜伏更久。
“一个月……”
彼得罗夫打破了沉寂,“SBU会像篦子一样,把基辅,特别是可能与会展相关的区域,篦上无数遍。我们的‘凤凰公司’背景,经得起他们下个月更深入的核查吗?我们的假身份,能扛住可能升级的全市大排查吗?”
李海镇没有直接回答,他轻轻关上烟盒,将它紧紧攥在手心,仿佛那是他最后的锚点:
“计划被打断,但目标没有变。时间……给了他们加固盾牌的机会,也给了我们……重新锻造矛尖的时间。”
“我们需要更深地潜伏。需要更完美的身份细节。需要……重新审视每一个环节,找到他们‘史无前例严格安保’的缝隙。或者……创造缝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