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调整补偿策略。对于交出优质土地、且积极配合的地主,补偿金和转型优惠可以适当提高,树立更好的榜样。对于故意交出劣质地或破坏资产的行为,要建立严格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一旦发现,不仅补偿金大打折扣,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特别委员会要拥有更大的调查和裁决权。”
“第二,拓宽资金渠道。克雷布斯部长,你立即与联合帝国黄金集团的谭杰明董事长接触,探讨发行一笔专门的‘土地改革与农村发展债券’的可能性,可以用未来部分关税收入或国有矿山收益作为担保。同时,与法国方面沟通,看看能否将部分对法军事采购贷款,转化为对波兰农业基础设施(如小型水利、乡村道路)的援助。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融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将土地改革与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格拉布斯基的目光扫过工业部长和商业部长,“我们不能只让地主转型,更要让获得土地的农民真正稳定下来。政府要引导甚至直接投资一批面向农村的小型工业项目,比如化肥厂、农具修理厂、农产品加工厂(如糖厂、淀粉厂),这些项目既能吸收农村劳动力,又能为农业提供支持。我们可以向联合帝国的华鼎公司、永恒集团等发出邀请,鼓励他们在波兰农村地区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给予税收优惠。要让农民看到,拥有土地只是第一步,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沉重:“至于东部那些最顽固的大地主,如波托茨基伯爵,暂时维持高压态势,加强监视,切断他们与外国势力(特别是那些试图利用此事做文章的势力)的过于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要秘密接触他们家族中不那么激进的成员,或者寻找他们与当地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矛盾,继续我们的分化策略。时机成熟时,或许可以提出更针对性的方案,比如用边远的森林开采权或矿产勘探权交换其部分优质农田。”
总理的策略得到了内阁的原则性同意,但执行的难度可想而知。消息传到联合帝国驻波兰大使馆,张远大使立刻与龙武集团的周毅和华鼎公司的李默开会研判。
李默首先表示:“总理的意图很明显,他想把我们的资本引入波兰农村,既解决就业,又为改革输血。这对我们华鼎公司来说是个机会,我们在中南联邦的暹罗、南洋联邦的爪哇都有成熟的农业-纺织一体化经验。我们可以考虑在波兰投资建立亚麻、大麻的初级加工厂,利用当地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但这需要波兰政府提供稳定的土地产权保障和优惠政策。”
周毅则更谨慎:“龙武集团对农业兴趣不大。但格拉布斯基想用资源开采权交换土地,这点值得关注。波兰东部的石油和钾盐资源,一直是我们北方党感兴趣的目标。或许我们可以通过黄金集团,在土地改革债券上提供一些支持,以此为筹码,在未来关于资源开发的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
张远总结道:“波兰的土地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格拉布斯基是在走钢丝。我们要密切观察,既要利用机会扩大我们的经济存在,也要避免过度卷入其国内矛盾。特别是要警惕英国和法国利用此事离间我们与波兰的关系。”
正如张远所料,在巴黎和伦敦,波兰土地改革的“初步成功”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法国担心波兰过度依赖联合帝国资本,而英国则看到波兰农村市场可能对印度棉花和英国轻工业品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围绕波兰未来走向的大国博弈,随着秋叶飘落,正悄然展开。而瓦迪斯瓦夫·格拉布斯基总理深知,刚刚取得的微小进展,远不足以庆祝,更大的风浪还在后方。波兰的土地改革,这场艰难的社会革命,仍在泥泞中艰难前行。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