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首页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流氓太子 气炸李世民,长孙皇后怀我孩子了 大唐第一亲王! 奋斗在沙俄 重生南美做国王 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嫡长子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21章 历史的魅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21章 历史的魅力

李丽质嘿嘿一笑:“我真是太聪明了。”

“看来鱼头汤管用了。”

李丽质撇嘴:“你现在每天都变着花样说我傻,不过你这也没说孙权的能力啊。”

“前面说了,东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士族妥协,这也造成了东吴实际上就是一群士族组成的结盟。”

“随着蜀汉和东吴关系恶劣,孙权也重视长江防线了。”

“孙权甚至亲自到了鄂州,并更名为武昌,并且在这里称帝。”(现在叫鄂州市,没想到吧,孙权不是在南京称帝的。)

“孙权在武昌待了八年,阻止了蜀汉的攻伐,并且拦住了曹魏。”

(孙权221年来的武昌,即今鄂州市,229年称帝,称帝的同年九月又迁都回建业。后面继续称武昌,大家知道这个武昌是今天的鄂州市就好。)

“孙权带着大批工匠来到的武昌,这个小城开始发展起来了,而且武昌矿石很多,尤其是铁和铜,武昌成了东吴冶炼中心。”

“还有就是东吴连通荆州和扬州最重要的中枢柴桑县。”(今天的九江市。)

李丽质在地图上找到了柴桑的位置:“找到了,彭蠡泽。”

(唐朝的文献中有关于彭蠡泽的记载,这也证实了彭蠡泽在唐朝时期的存在?。)

“没错,在彭蠡泽没有退化前,这里是连接的,长江从中间穿过,分南北两湖,南北两部都有山脉。”

“只有东西顺着长江才能沟通两州,因此柴桑如果丢了,荆州和扬州就没办法连接,东吴也被一分为二。”

李丽质这个小白也认识到了柴桑的重要性,可以说完全决定了东吴的生死。

“所以孙权重点防御武昌和柴桑呗。”

张彦点头:“没错,并让太子留在武昌,委任陆逊驻守在这里。”

一个太子,一个陆逊就说明了孙权对这个地区的重视程度。

“之后呢?”李丽质对兵事不感兴趣,也不算懂。

“可惜啊,陆逊孙权去世后,东吴内斗,最后稳定东吴的孙皓为了加强集权开始弱化地方。”

李丽质眉头一皱:“你也说过,东吴就是士族的联盟,孙皓就是针对他们,可是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怎么说呢,对也不对,这个没办法用对与错来评论,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合适。”

“孙皓把武昌到柴桑这道防线拆了,并且减少了驻军,这确实是败笔。”

“后面的杜预说了,如果孙皓迁都武昌坚壁清野,并且部署主力守护,那么伐吴会无功而返。”

“但是因为孙皓的操作,晋军很快攻下了荆襄,之后沿江直接拿下了建业,东吴灭亡。”

李丽质看向了交州:“张彦,那这里呢?”

“你说交州啊,这里是因为中原战乱,中原人逃到这里才开始让这个地区慢慢汉化的。”

“士燮在位时赢的了不少士人的效忠,士燮去世后,他的儿子试图自立,被东吴击败,从这里开始,交州才正式纳入东吴的统治。”

“为了防止这里再次反叛,孙权把交州一分为二,北部设立广州。”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广州这个名字是从孙权开始的。)

“这里虽然看着大,实际上只有两处地方适合人们居住,一个是后世极其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平原,第二个就是后世越南国的北方经济中心,红河三角洲。”

“等等?越南国?”李丽质不理解:“这个红河三角洲为什么丢了?”

“怎么说呢,这里一直都是吞并了就分,一直闹,明朝宣德时期,朱瞻基下令撤军,之后一直是华夏的藩属国,清朝后期,被法兰西夺走了。”

“哦,我知道了。”小气的李丽质又要准备鼓励李世民了。

“你这丫头。”张彦有些无奈,不愧是天可汗的闺女,不是一般的记仇。

“不过这里远离战乱之地,在东晋南北朝,广州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所以这一切都是从孙权那里开始的。”

“所以从地图上看,东吴和曹魏差不多,但是从人口和实际控制的土地来看,东吴差了不是一点对吧。”

李丽质算是彻底明白了。

“没错,其实在宋朝之前,中原一直都是核心,直到明朝,南方才有了真正北伐的实力,所以明太祖北伐之所以成功,不止是元末起义军消耗了元朝的实力和明太祖本身的能力。”

“南方的开发也是重点,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足够的钱粮和兵马,就算明太祖能力再强,没有钱粮兵马,北伐也不过是一句口号。”

“明太祖的北伐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在一定程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的结果是从孙权开始的。”

“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南方才成了经济中心,直到后世也是这样。”

李丽质有些感慨:“原来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啊。”

“没错,几千年的传承,在后世的国家中,这是独一份。”

“真的?”李丽质眼前一亮。

“没错,欧洲那边早期的历史都是歌谣和传说,一些书籍也是拉丁文,欧洲人需要单独学习才能看懂。”

“天竺和埃及那边就别说了,以前的文字都没办法解读。”

“但是华夏不一样,在后世的汉字中,可以找到甲骨文的影子,更别说大篆和小篆了。”

李丽质写了几个字:“这个呢,认不认识。”

“傻丽质,后世的简体汉字你也看过,你现在问我认不认识楷书?但凡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都认识吧。”

张彦觉得李丽质又开始调皮了。

“哎呀,考考你嘛。”

“丽质是个大傻子。”

李丽质轻哼一声:“错了,你就是不认识楷书。”

“我没认错,丽质是个大傻子,就算神仙来了,我也没认错。”

“切,你就是错了,本宫写的不是这个。”

张彦拿出了小蛋糕:“丽质,我没念错对吧。”

李丽质扭过头:“我不是兕子,这个对我没用。”

“哦,那我自己吃了。”

“不行,见面分一半,你没念错。”李丽质为了蛋糕,很硬气的认怂了。

喜欢掌握天幕,行走万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掌握天幕,行走万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