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摇了摇头便不再去想那些,随后,他一脸严肃地看着秦铁柱:
“铁柱,你要好好学技术,将来有的是报效祖国的机会。
现在,我先带你去把培训手续办了。”
说着,王建军站起身,从衣架上取下外套。
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
秘书接听后报告:
“主任,工业局来电话,说培训班的开班时间提前了,下周就要报到。”
王建军接过电话,与对方确认了具体事项。
挂断后,他对秦铁柱说:“你都听到了?时间提前了。
这样吧,今天就把手续办好,你明天参加完欢送大会就直接报到。”
“哎!”
秦铁柱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王建军看着这个朴实的农村青年,心里充满期待。
在这个火红的年代,每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都是国家建设的希望。
他相信,只要给铁柱这样的年轻人机会,他们一定能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二天清晨,轧钢厂大礼堂内座无虚席。
主席台上悬挂着“热烈欢送支援三线建设技术骨干”的红色横幅。
王建军站在台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工人群众,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虽然现在正处于风云激荡之时,但他心中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现在,他将与这些人一起携手共建。
“同志们!”
王建军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礼堂: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送厂里优秀的技术骨干,奔赴三线建设的战场!
他们将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是我们厂里……”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秦铁柱坐在后排,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胸佩大红花的工人们,心里暗暗发誓:
总有一天,他也要像这些前辈一样,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送大会结束后,王建军特意找到秦铁柱:“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表叔,俺太激动了!”
秦铁柱激动地说:
“俺一定要好好学习技术,将来也要为三线建设出力!”
王建军欣慰地点点头:“有这个志气就好。不过你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
走吧,我现在送你去技工学校报到。”
技工学校就在轧钢厂东侧,是一排红砖砌成的平房。
虽然条件简陋,但教室里的黑板擦得锃亮,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
培训班的班主任是厂里的老技术员张师傅。
他接过王建军递来的推荐材料,仔细看了看,又打量了一下秦铁柱:
“小伙子看起来挺精神。
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我们这里的培训很严格。
要是吃不了苦,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秦铁柱挺直腰板:“张师傅,俺是农村来的,啥苦都能吃!”
“好!”
张师傅满意地点点头:“那今天就先安排住宿,明天正式上课。”
安顿好秦铁柱后,王建军又赶回厂里。
刚进办公室,秘书就送来一份紧急通知:
工业局要求各厂立即上报今年技术革新成果,准备参加全国工业展览。
王建军仔细阅读通知,心里盘算着:
这次完成军工任务过程中,厂里确实有不少技术突破。
如果能把这些成果整理上报,对全厂工人将是极大的鼓舞。
他立即召集技术科的同志开会。
“同志们,工业局要求上报技术革新成果。
我觉得我们在完成军工任务过程中,对铣床的改造、高精度导轨的研制。
还有特殊刀具的改进,这些都可以作为重点成果上报。”
技术科长老李兴奋地说:“主任说得对!
这些革新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更重要的是都是咱们工人自己摸索出来的。
很有推广价值。”
“那好!”王建军拍板:
“老李,你负责组织人员整理材料,一定要把咱们工人的创新精神体现出来。”
傍晚。
“请进。”
推门进来的是马师傅,他手里端着一个饭盒:
“主任,我看您办公室灯还亮着,就知道您又在加班。
这是我老伴儿给我做的饺子,您趁热吃点儿。”
王建军感动地接过饭盒:“马师傅,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回家呢?”
“我这不是也在整理技术材料嘛,大家都是为了轧钢厂。”
马师傅笑着说:
“主任,说实在的。
这次完成军工任务,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参加战争那会儿。
那时候咱们条件多艰苦啊,现在能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更应该好好干!”
王建军点点头:
“您说得对。咱们这一代人,就是要为国家建设多出力。”
送走马师傅,王建军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饺子,一边继续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建军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往返于家和轧钢厂之间。
这天晚上,他难得准时下班回家,刚进院子就被三个小姑娘团团围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