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方面,已联络工部,准备修复因战乱废弃的灌溉渠系,确保来年春耕。”
“其三,文教融合!”
“此乃长治久安之基!”
许敬宗加重了语气。
“竹叶轩已协同太子殿下,从工部及国子监征调了上百位精通营造、算学、农桑的博士、名匠。”
“他们将在重建城池的同时,于各州、县治所及交通要冲,选址督造新式学堂。”
“教材将采用大唐官定典籍,教授唐言唐字、圣贤之道,兼授实用算学、基础工技。”
“意在使高句丽新一代,自幼便习唐风唐俗,认同大唐,成为真正的大唐子民。”
“此部分投入,竹叶轩愿承担大部,朝廷只需象征性拨付或予以政策支持即可。”
许敬宗最后总结道:“陛下,此等规划,并非竹叶轩独力包揽,而是与朝廷紧密协作。”
“如此,朝廷省却了直接管理庞大工程的繁琐与贪腐之忧,节省了巨额直接投入,却能通过竹叶轩的商贸税收、以及重建后地方经济的繁荣,获得长久稳定的收益。”
“高句丽之地,亦能更快地从废墟中站起,融入大唐血脉,焕发新生。”
帐内一片安静。
重臣们都听得目光闪动,暗自点头。
这套方案,将朝廷的统治意志、军事需求、民生恢复与竹叶轩的商业利益完美地捆绑在了一起。
朝廷花了小钱,甚至可能用不着花钱,就能办了大事,还获得了长期税源和稳定的边疆。
竹叶轩则获得了巨大的重建工程合同、未来的商贸垄断潜力以及更深厚的官方背景。
确实是双赢之局。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忍不住抚掌赞道:“好!好一个‘融入大唐血脉’!”
“此策甚合朕心!柳叶思虑周全,你阐述得也极是明白!就按此议,高句丽全境战后重建事宜,朝廷便全权委托竹叶轩承办!”
“具体细则,由你与民部、工部详议章程,报朕御批即可!”
他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安定繁荣,源源不断为大唐输血的新辽东。
帐内气氛顿时热烈和谐起来,群臣纷纷向许敬宗表示祝贺,赞叹竹叶轩的魄力与效率。
许敬宗一一从容应对,举止得体,俨然已是能与帝国重臣平等对话的一方主事者。
气氛正好,李世民看着舆图上被重重包围的平壤城,指着西门方向仍在升腾的烽烟,带着胜利者的轻松道:“如今万事俱备,只待渊盖苏文这股东风,将这最后的顽城吹开了。”
“破城之后,你竹叶轩便可大展拳脚。”
许敬宗的目光也投向西门,听着那隐隐传来的厮杀声,沉吟片刻,忽然拱手道:“陛下,在下有个请求,能否安排在下,现在就去见一见那位正在攻城的渊盖苏文?”
“现在?”
李世民有些意外,帐内众臣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战况正酣,主帅亲临前线都未必安全,一个商贾大掌柜此刻去见攻城总指挥?
“正是。”
许敬宗神色不变。
“陛下,平壤一日不下,重建便一日无法真正开始。”
“如今已是到了夏天,辽东苦寒,几乎没有秋季可言,冬日转瞬即至。”
“若攻城迁延日久,拖到寒冬腊月,土地封冻,河流冰封,无论是清理废墟、运输建材,还是后续的土工作业,都将变得极其困难,成本倍增,工期更会大大拖延。”
“臣去见渊盖苏文,非为干涉军务,只是想与他...聊聊工期。”
“工期?”
李世民咀嚼着这个词,看着许敬宗那张平静无波却透着精明干练的脸,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个商人,是嫌渊盖苏文攻城太慢,耽误他赚钱了!
“哈哈哈!”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来,指着许敬宗对群臣道:“看看,看看!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心里装的都是真金白银的账本!”
“也罢,朕准了!李积,派一队精锐玄甲,护送许大掌柜去西门阵前见渊盖苏文,务必护其周全!”
“臣遵旨!”
李积领命,立刻下去安排。
喜欢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