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为了减少攻城时带来的伤亡损耗;二来,是为了逼迫祖大寿等人的突围以及等待明军前来救援,从而更好的发挥八旗铁骑的“野战”优势;三来,则是皇太极对于五次打败自己的祖大寿早已垂涎已久,非常迫切的希望将其招致麾下。
对于此,皇太极总结为:
“攻城恐士卒被伤,不若掘壕筑墙以围之。彼兵若出,我则与战,外援若至,我则迎击,于计为便。”
于是,皇太极下令,在大凌河城外环城挖了四道深沟,并且还命人筑起了一道一丈多高的土墙,八旗主力也分四个方向扎营部署,就此将整个大凌河城像铁桶一般团团包围。
起初,还有包括多尔衮在内部分将领没有听从皇太极的命令选择主动出击,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随后皇太极重申军令,算是彻底稳固住了防线。
与此同时,他还命人攻下了大凌河城外的墩台,加紧对大凌河城的包围,并且在锦州与大凌河城之间的要道上部署重兵,由他亲自指挥,准备截击前来救援的明军。
面对后金军队如此严密的围困,身经百战的祖大寿、何可纲以及一向骁勇善战的关宁军也对此无能为力,一连组织的三次突围,全部被打回,城中也就此陷入了缺粮少薪的境地。
而为了进一步消磨城中守军的抵抗意志,皇太极还不忘命人佯装救援明军赶到,诱骗祖大寿出城,险些就此将其擒获,以至于在此之后祖大寿只得困守城中,不敢出城。
皇太极率兵包围大凌河城的消息传到北京,也是引发了举朝的震动,崇祯皇帝更是严命孙承宗要想尽办法接应、救援被困城中的祖大寿等人。
为此,孙承宗从山海关亲赴锦州前线,组织对大凌河城军队的救援,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一连三次的救援均已失败告终。
八月十六,来自松山方面的援军两千余人前往大凌河城,结果被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就打退。
八月二十六,总兵吴襄、宋伟率领的六千多援军同样遭到了阿济格部的阻击,无功而返。
几天之后,吴襄、宋伟再度统兵六千,前往救援大凌河城,这一次皇太极亲自上阵,仅仅是率领着两百多人的亲兵部队,就将明军打得溃不成军,直接将其驱赶回了锦州城中,让明军彻底的颜面扫地。】
“围点打援?”刘备轻声读道。
诸葛孔明接道:“破解围点打援其实很好做,操作起来只是略有些麻烦而已。”
“哦?军师何解?”
“首先,?守方需要分散兵力?,通过分散兵力,使敌方无法准确判断我方的主攻方向,从而难以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增援。?”
“其次,我方需要快速机动?,也就是利用快速机动的能力,迅速改变战斗位置,使敌方难以预测我方的行动,从而打乱其围点打援的计划。”
“?再然后,就是情报收集?。我方需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准确掌握敌方的部署和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战术,避免落入敌方的围点打援陷阱。?”
“在之后,也就是最难的一点了,我方的士气与军心,能否稳定住。对于被围点打援的一方而言,往往率先败退下来的不是战场上的军势,而是被恐惧氛围所裹挟起来最后零落的军心。”
喜欢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