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趣的是,你还会特别怕风。以前啊,你可能是个风一样的男子(或女子),冬天里穿着短袖还能哼着小曲儿。但现在不行了,风一吹过来,你就觉得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恨不得立马裹成个大粽子。”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那脉缓呢?师父,脉缓是啥意思啊?”
岐伯大师神秘一笑:“这脉缓啊,可是中风的重要特征之一。咱们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这切脉啊,就是其中一门大学问。正常情况下,咱们的脉搏跳动得很有节奏感,就像乐队指挥手里的指挥棒。但中风的时候呢,这脉搏就变得懒洋洋的,跳动得慢悠悠的,好像刚睡醒似的。这就是脉缓啦!”
小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啊!那师父,中风了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子:“治疗中风啊,咱们中医有很多办法。比如啊,可以用一些祛风解表的药物,把这些捣乱的风邪赶出体外。就像给电脑杀毒一样,把病毒清理干净了,电脑自然就运行顺畅了。”
“当然啦,除了吃药之外,还得注意休息和饮食。这时候啊,你就得像个养尊处优的小王爷一样,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别再到处乱跑了。吃的呢,也得清淡点,别再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塞了。不然啊,身体里的防火墙还没修复好呢,你又给它添堵了。”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师父说得太对了!我以后一定注意,再也不让身体里的防火墙轻易被攻破了!”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记住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得好好爱护它。不然啊,等病找上门来,那可就晚了!”
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地走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开口就问:“仙师啊,我这脑袋里装满了问号,特别是对那太阳病中的伤寒,简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么也弄不明白。您能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道理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小家伙,你这问题问得好!太阳病啊,那可是中医里的大学问。来来来,咱们坐下慢慢聊。”
仙师一摆手,示意小弟子坐下,然后缓缓开口:“太阳病啊,就像是天气变化莫测的天空,有时候热得你恨不得脱掉三层皮,有时候又冷得你直打哆嗦。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说的就是太阳病初起时,有的人会立刻觉得身上热乎乎的,像是被小火炉烤着;有的人呢,却还没感觉,体温正常得很,但别急,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啊?还有这等奇事?”
仙师笑眯眯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更有趣的是,不管是已经发热的还是还没发热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恶寒。你想想,大冬天的,你穿着短袖短裤站在雪地里,那感觉怎么样?”
小弟子打了个寒颤,连连摇头:“那可太冷了,简直能冻成冰棍!”
“对头!”仙师一拍大腿,“太阳病伤寒就是这样,患者总觉得冷,哪怕外面阳光明媚,他也觉得寒风刺骨。这就是伤寒的第一个显着特征——恶寒。”
“那体痛和呕逆又是怎么回事呢?”小弟子迫不及待地问。
仙师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体痛啊,就像是有人拿着小锤子在你身上敲敲打打,这儿疼一下,那儿疼一下,让人浑身不自在。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想啊,寒气侵入体内,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能不疼吗?至于呕逆,那是因为寒气影响了脾胃的功能,脾胃就像咱们肚子里的搅拌机,寒气一来,搅拌机就罢工了,食物消化不了,往上反,自然就恶心呕吐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但转念一想,又问:“那脉阴阳俱紧又是啥意思?听起来好高大上啊!”
仙师哈哈一笑,解释道:“这脉阴阳俱紧啊,可是中医脉诊里的绝活。咱们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切脉就是其中的一项。脉分阴阳,简单来说,就是左手的脉代表阴,右手的脉代表阳。紧脉呢,就像是紧绷的琴弦,摸起来紧绷绷的,没有弹性。当伤寒来袭,寒气束缚了气血,脉象就会变得紧绷绷的,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是一样。所以啊,‘脉阴阳俱紧’,就是伤寒的脉象特征。”
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啊,我这脑袋里装满了问号,特别是那个伤寒中传的道理,它就像个迷宫,我怎么绕都绕不出来。您能给我指条明路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小张啊,你这问题问得好!伤寒啊,它可不是个善茬,但咱们中医有妙招,且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啊,你得知道,咱们人体啊,就像个大城市,太阳经呢,就是那城门口的大保安。一旦有外敌——伤寒邪气来袭,这大保安首当其冲,得赶紧站出来应战。所以啊,伤寒一开始,太阳经就先受影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