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红山镇的街道上。
大先生一行人又被另一幅景象所吸引。
许多身着特制校服汉服的学生们,正三三两两地分布在各个街角巷口。
他们或手持自制的小黑板,或拿着识字卡片,耐心地教过往行人认字。
有的在树荫下围坐一圈讲解。
有的站在石阶上一笔一划地示范,清脆的读书声此起彼伏。
大先生驻足观看良久,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林枫啊,你们红山根据地的教育氛围真是令人欣慰!
这些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能主动服务百姓,这种社会实践能力实在难得!"
他感慨地回忆道:"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师范学校读书时。
我们学校也曾组织工人夜校,义务教工友们识字。
没想到在你们这里看到了如此相似的情景,真是太好了!"
林枫微笑着解释道:"大先生,这是我们学校特别设置的社会实践课程。
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这样的户外教学课。
让学生们走上街头教老百姓认字"
他指着不远处一群正在教老人识字的学生说。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巩固学生们的知识。
又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根据地群众的文化水平,
还能提高学生服务百姓的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大先生满意地点点头,走近一群正在学习的老百姓。
只见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学生正拿着粉笔。
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中国"两个大字,周围的群众跟着她一字一顿地念着。
林枫继续说道:"当前我们国家95%以上都是文盲。
能识字的要么是家境优渥的,要么就是那些满清遗老和地主资本阶级。
他们掌握的知识,大多是封建糟粕,是用来愚弄百姓的"
他的目光扫过街上正在学习的老百姓,语气坚定地说。
"而我们的工人农民兄弟,却因为不识字,很容易被这些谎言所蒙蔽"
林枫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国家的根基在于工农大众!
我的主张就是要尽最大努力,让工人农民都能读书识字。
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新时代真正的知识分子!"
他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我把这项普及知识的运动称为'工农阶级的觉醒'!
只有工农群众掌握了知识,才能真正壮大我们的革命力量!"
林枫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受震撼。
大先生更是连连点头,赞许地说。
"林枫啊,你这个思想格局很不一般!
不仅能想到这一点,还能实实在在地推行下去,非常了不起!"
他环顾四周认真学习的老百姓,欣慰地说。
"只有让工农阶级掌握知识,才能激发出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这时,首长在一旁补充道:"大先生,您可能还不知道。
现在红山根据地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5%以上!
其中80%的群众都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他激动地比划着。
"光是红山根据地30多万人口,基本上都能读书看报了。
如果算上特战师解放的平安县、武义县等周边地区。
至少有100万工农群众脱盲识字!"
首长说到这儿,声音都有些发颤。
"说实话,当初统计出这个数据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大先生和随行人员闻言,无不露出震惊的神色。
在这个文盲率高达95%的民国年代。
100万工农群众能够读书看报,这简直是个奇迹!
"好!好!好!"大先生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用力握住林枫的手。
"林枫同志,你们这项工作做得太出色了!"他的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
林枫连忙谦虚地摆手:"大先生过奖了,这本就是我们的责任"
他望向街上正在学习的人群,语气坚定地说。
"要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文化知识作基础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不仅如此,"林枫继续介绍道。
"我们红山根据地的工厂企业在招工时,都会优先录用识字的人。
这个政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们的工人不仅技术水平过硬,文化素质也是全球顶尖的!"
大先生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赞许的笑容:"做得好!林枫,你们考虑得很周全啊!"
他突然兴致勃勃地提议:"走,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学校。
说起来,我以前可是个小学教师,毕业于师范学校呢!"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红山镇的教育区。
令人惊叹的是,这里不是只有一所学校,而是有五所规模宏大的校舍!
"因为红山镇现在有30多万人口,我们虽然已经建了五所学校。
但还是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适龄儿童的上学需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