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闻言,脸上掠过一丝狠戾,他凑近低声道:“大哥何必长他人志气?这朝堂之上,终究讲究的是名分大义!你是父皇亲册的储君,国之根本。他李世民功劳再大,也是臣子。更何况……”他冷笑一声,声音压得更低,“刘文静是怎么死的?这就是不懂‘收敛’二字的下场!他秦王府如今树大招风,我们只需稍加引导,让父皇想起‘功高震主’这四个字,便足够了。”
李建成眼中精光一闪,仿佛被点醒了关键所在。他沉吟道:“你的意思是……?”
“明面上,大哥您当以储君之尊,更殷勤地侍奉父皇,尤其要结好后宫诸位母妃,她们的话,有时比朝臣的奏章更管用。”李元吉的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暗地里,他秦王府的人,难道就个个干净?那个杜如晦、房玄龄,还有那些骄兵悍将,只要我们肯下功夫,还怕找不到他们的错处?一旦父皇的猜忌之心一起,他便是有一百个功劳,也抵不过一个‘骄纵’的罪名。”
这番密谈,如同一道行动的号令。从此,太子东宫与李元吉齐王府摒弃前嫌,开始了明里暗里的紧密联手。
李建成利用其储君的天然政治优势,更加谦恭地侍奉李渊,并不惜财货,广结裴寂等中枢重臣与后宫嫔妃;而李元吉则凭借其无所顾忌的跋扈性格,在武将中散布流言,笼络那些对秦王严明军纪有所不满的骄惰之徒。
而这一切行动的矛头,都清晰地指向了那个让他们寝食难安的秦王。曾经被李世民以“兄弟和睦”为由强行压下的立储之争,在刘文静死后第三年的这个冬天,伴随着河北战事的失利,裹挟着更多的阴谋与算计,终于以更汹涌、更赤裸的态势,重新爆发开来。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凌烟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