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红潮起锚(2009年1月-2009年6月)第9章 稀土技术签约
2009年夏初,渤海湾的海风带着淡淡的海盐味,吹拂着飞天稀有矿产科技有限公司的临时办公区。
办公区由8个集装箱改造而成,外部刷着浅灰色油漆,内部用防火板材隔出办公区、会议区和资料区,会议区中央摆放着一张长6米、宽2米的实木会议桌,桌上整齐摆放着《稀有矿产技术合作协议》《技术参数说明书》《研发资金使用计划》等文件,每份文件都附有详细的图表和数据,文件旁放置着黑色签字笔和印有“飞天稀有矿产”字样的笔记本。
飞天集团技术总监周明穿着白色实验服,袖口别着钢笔,正拿着一份《稀有矿产提炼技术报告》,与来自龙国稀有矿产研究院的5名专家讨论技术细节,研究院院长张远穿着藏蓝色中山装,坐在会议桌主位旁,手里捧着厚厚的技术资料,时不时点头回应,会议室里的气氛严肃而专注,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技术签约做最后的准备。
周明指着报告中“低温萃取-精密提纯”技术的流程图,声音清晰:“张院长,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咱们这套技术已经能将稀有矿产的纯度稳定在99.99%,比传统技术提高0.5个百分点,而且能耗降低20%,每提炼1吨高纯度稀有矿产,能耗从传统技术的800千瓦时降到640千瓦时,每年按5000吨产量计算,能节省80万度电,折合电费约48万港元。废水排放量也减少30%,处理后的废水COD值控制在30mg/L以下,远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50mg/L,完全符合渤海新区的环保要求。”
张远接过报告,仔细核对流程图上的参数:“萃取剂的选择有没有做对比试验?不同批次的稀有矿产原料成分有差异,萃取剂的稳定性很关键,要是出现萃取效率波动,会影响产品质量。”
周明立刻从资料柜里拿出3份对比试验报告,递到张远面前:“我们测试了5种萃取剂,最终选定‘P204-煤油体系’萃取剂,这种萃取剂对稀土元素的选择性高,分配系数稳定,在原料稀土含量波动±5%的情况下,萃取效率仍能保持98%以上,而且价格比进口萃取剂低30%,每吨采购成本约1.2万港元,每年能节省采购费用600万港元。我们还与沪市的萃取剂生产厂家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每月供应50吨,确保原料供应稳定。”
研究院的李工程师这时提出疑问:“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是钕铁硼磁体的晶界扩散处理,目前还存在哪些技术难点?咱们的合作协议里提到要联合攻克,得明确研发方向和时间节点。”
周明打开电脑里的研发计划表,投影在墙上:“晶界扩散处理的主要难点是扩散温度控制和涂层材料选择,我们计划分三个阶段攻克:第一阶段(2009年7月-9月),测试不同扩散温度(800℃-950℃,间隔50℃)对磁体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温度区间,投入研发资金800万港元;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2月),筛选3种涂层材料( dysprosium oxide、terbium oxide、holmium oxide),测试其扩散效果和成本,投入研发资金600万港元;第三阶段(2010年1月-3月),完成工艺优化并进行中试,中试产量100吨,确保磁体的最大磁能积(BH)max达到45MGOe以上,投入研发资金1000万港元,三个阶段合计投入2400万港元,研发团队由研究院的8名专家和飞天集团的12名工程师组成,每周召开一次视频会议,汇报研发进展。”
张远对研发计划很满意,点头说道:“这个计划很详细,时间节点和资金投入都很明确,研究院会全力支持,把咱们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另外,技术保密方面怎么安排?稀有矿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不能出现泄露的情况。”
周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技术保密协议》:“所有参与研发的人员都要签订保密协议,协议有效期5年,离职后2年内不得在同行业企业任职;技术资料采用加密存储,设置3级权限,只有研发团队负责人和双方公司高管能查看完整资料;生产车间安装监控系统,禁止携带手机、U盘等存储设备进入,所有进出人员都要登记,确保技术安全。”
当天下午3点,技术签约仪式正式开始,临时办公区的院子里搭建了简单的签约台,台上铺着红色绸缎,摆放着《稀有矿产技术合作协议》和银色签字笔,周围悬挂着“飞天集团-龙国稀有矿产研究院技术合作签约仪式”的横幅。
王莽和张远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协议明确:研究院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持有飞天稀有矿产科技有限公司30%的股权,不参与日常运营,但享有技术研发成果的收益分成;飞天集团负责提供资金、场地和生产设备,承担研发和生产的全部费用,持有70%的股权,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市场开拓;双方合作期限10年,到期后可优先续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港综:我的卧底遍布香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港综:我的卧底遍布香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