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折 寒夜围炉话家常
荣国府的暮色带着松柴燃烧的暖意,漫过潇湘馆的窗棂。黛玉坐在炉边,看着紫鹃往火里添炭。铜炉上炖着的银耳羹咕嘟冒泡,甜香混着炭火气,在屋里弥漫开,驱散了连日来的寒气。
"姑娘,宝二爷来了。"雪雁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食盒,"说是袭人姐姐炖的羊肉汤,给您补补身子。"
宝玉跟着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搓着手笑道:"可算炖好了,我在怡红院闻着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他走到炉边烤手,看见黛玉正绣着的护膝,"给老太太绣的?"
黛玉点点头,把护膝往他面前挪了挪:"你看这针脚还行吗?老太太说膝盖怕冷,我想着赶在腊月里绣好,让她能用上。"护膝上绣着缠枝莲,针脚细密,是用最耐磨的藏青色线。
宝玉拿起护膝,摸着上面凸起的纹路,心里暖暖的:"真好看,老太太肯定喜欢。"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是支银簪,簪头是朵小小的梅花,"给你的,昨儿路过首饰铺,看见这梅花簪子,觉得配你正好。"
黛玉接过簪子,簪头的梅花雕得栩栩如生,花瓣上还錾着细小的纹路。她知道宝玉手里没钱,这簪子定是用当东西的钱买的,心里又暖又酸:"又乱花钱。"嘴上嗔怪着,却忍不住把簪子插进鬓边。
紫鹃和雪雁识趣地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炉火噼啪作响,映得两人的脸都红红的。宝玉看着黛玉鬓边的梅花簪,忽然笑了:"真好看,像画里走出来的。"
黛玉的脸腾地红了,低下头搅着炉上的银耳羹:"就知道说嘴。"她舀了勺羹递给他,"尝尝,看甜不甜。"
宝玉接过尝了口,咂咂嘴:"甜!比蜜还甜!"他看着黛玉,眼神里的认真让她心跳加速,"林妹妹,等过了年,咱们就成亲吧。"
黛玉的手猛地一颤,勺子差点掉进锅里。她抬起头,撞进宝玉带着期盼的眼睛里,慌忙又低下头:"谁......谁要跟你成亲......"声音细得像蚊子叫,脸颊却烫得能烙饼。
宝玉却不放过她,蹲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我知道现在府里还不宽裕,成亲可能办不了太热闹。但我向你保证,以后定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一点委屈。"他的指尖有些粗糙,是这些日子奔波留下的痕迹,却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黛玉的眼泪突然掉下来,滴在手背上,烫得像火星。她等这句话,等了太久太久。从初见时的懵懂,到相处中的默契,再到这场风波中的相扶相持,他们的情意早已不是少年儿女的戏言,而是历经生死考验的坚定。
"我愿意。"她哽咽着说,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异常清晰,"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只要你好好的。"
宝玉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带着颤抖:"我会的,我一定会的。"炉火映着两个相拥的影子,像一幅温暖的画,画里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有风雨同舟的坚定,更有细水长流的期盼。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鸳鸯的声音:"宝二爷,林姑娘,老太太请你们去荣庆堂吃晚饭呢!"
两人这才分开,脸上都带着不好意思的红。黛玉赶紧理了理鬓边的梅花簪,宝玉帮她擦了擦眼泪,相视而笑,像两个偷吃到糖的孩子。
荣庆堂的灯亮得像白昼,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虽不如从前丰盛,却都是实打实的家常菜:炖羊肉、炒青菜、鸡蛋羹,还有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贾母坐在上首,看着宝玉和黛玉并肩走进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快坐下,就等你们了。"贾母往黛玉碗里夹了块羊肉,"多吃点,看这阵子瘦的,风一吹都能倒了。"她又往宝玉碗里夹了块,"你也多吃点,瞧这黑的,跟煤球似的。"
众人都笑起来,屋里的气氛暖融融的,像炉子里的火。贾政坐在旁边,看着两个孩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这场劫难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权势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过了年,就把宝玉和黛玉的亲事办了吧。"贾母放下筷子,看着众人,"不用太铺张,简简单单的就好。只要孩子们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贾政点点头:"母亲说得是,我这就让人去选日子。"王夫人也笑着说:"我库房里还有些当年陪嫁的布料,正好给黛玉做嫁衣。"
黛玉的脸又红了,低下头扒着饭,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宝玉看着她,心里像揣了块蜜,甜得发腻。他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难处,但只要能和黛玉在一起,有家人的陪伴,就什么都不怕了。
晚饭后,宝玉送黛玉回潇湘馆。月光洒在雪地上,亮得像白天,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路过沁芳闸时,看见水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露出下面流动的活水,映着月光闪闪发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陵烬未央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