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棒子沟”与“白狗屯”地处中东铁路新货运站的两侧。
第四西伯利亚步兵师第一旅的主力就驻扎在“穷棒子沟”附近,而“白狗屯”则因为相对要富裕些,所以被沃尔科夫选为了旅部和卫队的驻地。
铁路旁的一处小山坡后,一支八百人左右的骑兵队在此处停留着,而在坡顶背面,邱天明和李景林正探出脑袋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他们是昨晚大半夜接到命令的,杜玉霖的指示十分清楚,让二人带领部队以最快速度到“白狗屯”西侧铁路旁设伏,并被允许攻击从西边赶来的沙军部队。
正是兵随将令草随风啊,他们立即集合队伍就出发了,第三营是纯骑兵营还好说,李景林为了不耽误时机则只带上了王宾的骑兵大队,双方共八百骑出长春城西门直奔“白狗屯”而来。
到了现在,三营和四营已经在此埋伏了两个多小时了,可除了漫天飞舞的沙土外,周围连只野狗都没出现过。
李景林摘下帽子,挠了挠冒着热气的秃头。
“老邱,你说这大鼻子咋得罪咱大人了呢?”
邱天明正看着远处呢,闻言回头一看,“啧”了一声示意李景林赶紧戴上帽子。
“咱大人那是谁,岂会为个人意气就挑起国与国争端?想必是这沙军做了啥不被他容的恶事,这才会遭到攻击的。”
李景林又使劲挠了两下头皮后将帽子戴上,听了邱天明的解释后缓缓点头。
“你这话在理啊,这几年跟大人办事,他还真没有无事生非、仗势欺人的时候。”
“可不,所以就别胡乱操心,好好把交代的事办好准错不了。”
“得嘞,好好干,咱俩可不能在青马坎那伙人的面前丢份啊。”
“那可不呗。”
原来随着杜玉霖队伍规模的扩大,其内部也逐渐分出了派系,而最显着的一种区分就是“青马坎系”和“其他系”了。
“青马坎系”的代表自然就是许彪一营、黄瑞二营和徐子江的别动队了,这些部队武器装备始终是顶尖水准,对大当家的更是忠心耿耿,是“杜家军”的绝对主力,自然深受杜玉霖的信任。
而“其他系”就如其名,说得是除了“青马坎系”以外的势力,这里面又可大体分为“招安系”和“士官系”,而邱天明正是“招安系”的代表人物,李景林则为军校“士官系”的头面招牌,当然还有吴俊升那三营又独立成了一系。
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讲究的却不只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啊。
青马坎的人努力表现,是想证明给别人看他们不只是因为与杜玉霖的那层关系才被信任的。
被招安的马匪、土匪们努力表现,则是要证明自己只是后来的,实力和忠心可并不比青马坎的老人差。
至于讲武堂来的那些士官生就更憋着一股劲要努力表现了,正经军校毕业的却大多干的是底层军官、被一群土匪指挥,那心里哪会真的服气。
这几股派系就这般纠缠在一起,想要出头、被杜大人看到,就只能抓住一切机会来表现自己。
邱天明和李景林都清楚,随着杜玉霖的快速崛起,他身边的能人会越聚越多,就像刚来的白连魁父子、邱刚、张作相这些人,可到现在连个正式编制都没有呢。自己这些人的管带位置其实远没有看着那么稳当,一旦有什么差池就有被换掉的风险,这东北迟早是杜大人的,若跟不上他的脚步,恐怕以后想混出头可就难喽。
想到这一层,二人不自觉地都收起了慵懒,端出一百二十分的态度再次看向远方,他们看的不是沙军,而是自己的前程啊。
大约半个小时后,李景林突然捅了一下邱天明。
“老邱,有情况啊。”
随后他指向铁路对面的西北方向。
邱天明连忙举起望远镜,顺着他手指看了过去。
那是一支三百余人组成的骑兵队,正从西侧以松散的倒 V 阵型前进着,其中高加索山民出身的切克斯人位于突前位置,哥萨克兵负责压住两翼,队伍最前方有一名头发斑白的老哥萨克军官举着团旗,那褶皱的旗面上有多处被子弹射穿的痕迹。
这支部队正是第二外贝加尔哥萨克团,原为六连编制,由于在之前同倭军的作战中折损了大半人马,到现在就只剩下不到三个连的士兵了。
在在平日,沃尔科夫每天都会准时派人到“穷棒子沟”交代新的布防任务,那人虽是个酒蒙子,但在对待军务方面还是一丝不苟的。
可今天却出了异常状况,本该中午就来的事务官眼看着下午了都还没出现,所以军官们就都觉得这里面也许有事。
第二哥萨克团团长康斯坦丁·马马耶夫,这人素来就与沃尔科夫私交甚好,年初对倭军突击时就最属他最卖命,甚至在到了这里后为防止士兵暴动,他还主动提出带队在“穷棒子沟”里驻扎。
在他看来,这很可能是倭国方面又来捣乱了,因此便集结了麾下全部人马朝“白狗屯”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