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三脚并作两步,急忙赶到唐主簿的衙舍。
“唐主簿,刚才我在王县令的宅邸外撞见了一个人,那人见了我并不说话,一瞬间就没了踪影。”
唐祯祥脸色变白,问道:“那人可是穿浅灰长袍,没戴帽冠?”
狄公惶恐地点了点头。
“他左颊上可有一块黑斑记?”唐祯祥喘着气,额上沁出了汗珠。
狄公顿时醒悟,发呆地说:“莫不正是……”
唐祯祥几乎带着哭声说:“他正是冤死的王县令王立德啊!昨日我就说他阴魂不散,如今你狄老爷自己也撞上了!”
这时,衙院里大风忽起,木叶乱响,隐隐听到门槅的开阖声。
第十二部 黄金案 第四章
莫非这宅院里真的有鬼?王立德死不瞑目,阴魂竟然夜夜在此游荡,想要倾诉一腔冤屈。狄公虽然和孔子一样,对鬼神秉持存而不论的态度,但每逢真的遇到所谓“鬼神”,他不是敬而远之,反而会带着怀疑靠近,追寻其中的奇异之处,务必探明虚实、追根究底。而其中往往大多是人为之事,从未真的撞见过鬼。此番听了唐主簿的话,他心知有异,又挑起了疑窦。
“唐主簿,我现在就去王县令的宅邸查看一番,想来王县令的鬼魂知道我要为他伸冤复仇,必定不会加害于我。”
唐祯祥连忙摆手说:“狄老爷怎么能冒这样的风险?倘若真有什么闪失,该如何是好?”
狄公笑道:“你就留在这里,把王县令宅邸的钥匙给我。如果我半个时辰还没出来,就传洪参军率领众衙役赶来接应。”
狄公去外厅取来一个大灯笼,把灯笼内的蜡烛挑亮,便径直前往王县令的宅邸。
月色融融,草虫唧唧。狄公壮着胆子大步流星直扑后宅园门,摸到挂锁后,从钥匙串中取出钥匙打开锁,推门而入。穿过小小庭院,就到了王县令的内宅。房门没上锁,狄公轻轻推开,高举灯笼进入房中。
房间十分宽敞,靠墙堆着几个箱笼和一堆捆扎严实的旧行囊。狄公正准备走近细看箱笼,却见粉墙上闪过一个高大的人影,心中猛地一惊,连忙闪到一边观察动静,那黑影也跟着躲闪。狄公再站立时,黑影又迎面出现,这才知道是自己的影子,不觉哑然失笑。
西壁有一扇雕花朱红槅门,上面交叉贴着两条盖有县衙大印的封皮,门内就是王立德遇害的卧房。
狄公撕开封皮,推门进入。果然,卧房里最显眼的是紫檀木柜上的茶炉和茶炉旁的铜锅。狄公拉开木柜门,见里面整齐放着一柄紫砂茶壶和四只茶盅,茶炉、铜锅、茶壶、茶盅都是古色古香的形制,并非普通的厨房用具,心中不由暗暗欣赏。
另一面墙上,挂着一轴金碧山水的中堂,两边是一对名人条屏。下首是一个大书案,书案左侧支着一张十分简陋的床榻,右侧是一个大书架,整齐堆放着一函函书帙。狄公拉开书案抽屉查看,里面全是空的——汪堂官已将王立德的所有信件笔札搜走了。
狄公只觉得茫然,思索着汪堂官此举的目的,一面随手翻看书架上的书,却大多是佛道经典和星相医卦、炼丹服食之类的书籍,心中有些反感,便搁到一边。
这时,洪参军领着两名衙役提着两盏大灯笼急匆匆走进房中。原来他听唐主簿说狄公独自来了这里,又知道这宅院“闹鬼”,放心不下,便唤了两名衙役赶来接应。
“洪亮,你来得正好,你把这书架上的书全部清理一遍,看看有没有纸片信札之类的东西。”狄公自己则细细观赏起壁上挂着的中堂画轴和两边的条屏,这时他的目光扫到了梁檩上——房中的梁檩虽满是尘灰且有蛀洞,但新刷的油漆依然光亮有彩。
洪参军递给狄公一本小小的绢面簿册。
“这簿册里好像有王县令的字迹,只是写得潦草凌乱,我老眼昏花,看不清楚。”
狄公接过翻开,见是一串串数字,每串数字边上还注有年月日期。仔细查看,最早的日期恰好是一个月前。
“洪亮,这簿册是在哪里找到的?”
“老爷,这簿册夹在一函青紫皮的书画里,我打开书函时就掉了出来。我见上面有字迹,想来有用。”
“这上面的数字与日期虽然一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总是王立德的亲笔,就是有用的。我看那最早的日期又是一个月前,恐怕是他死前最后的手迹,想必与他的死因大有关联。你且小心存放好,带回衙斋去细细琢磨。”
第十二部 黄金案 第五章
傍晚时分,街市上的店铺纷纷关门,而酒楼饭馆正是生意兴隆的时候。乔泰、马荣乔装打扮后离开县衙,兴致勃勃地走上街头,想找一家小酒店饱餐一顿海味,然后再四处转转。
两人绕到市区热闹的地方,却看见店铺都已关门,正觉得扫兴时,忽然看见大街角落里有一家小酒店还亮着灯,青色布招上绣着“九味斋”三个大字。两人喜出望外,一头闯进店堂。店掌柜正在抹桌子,锅灶已经熄火,正准备打烊。他见乔泰、马荣模样凶神恶煞,心里有些害怕,便陪起笑脸道歉说:“两位大爷请见谅,小店的炉灶刚熄,正要上排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典白话合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