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进了后殿,见正中坐着一尊佛像,乔泰眼尖,发现像后有个大神龛。他跳上供桌,将佛像往前移了移,见神龛下深约一丈,里面黑洞洞看不清。
马荣也跳到神龛边,摸出火石,撕下幢幡的一条垂带点燃照明:“见鬼,全是和尚用的破禅杖!”他丧气地说。
二人移正佛像,封好神龛,跳下供台,把寺院各处搜了个遍,没找到值钱东西,也没发现可疑人影。
回到县衙,二人将小菩提寺杀死阿广的经过禀告洪参军。马荣怕被责怪,添油加醋说了自己险些被掐死的情形,最后道:“洪参军、乔泰哥,我马荣命大,苍天保佑才反败为胜!今日我做东,去‘陶朱居’吃海蛎子!”
洪亮、乔泰、马荣三人到了“陶朱居”,见卜凯、金昌二人也在喝酒,正喝得兴起、谈得投机。桌上杯盘狼藉,两大觥酒斟得满满当当,酒色碧绿透明、香气扑鼻。
卜凯见三人进店,忙起身大笑:“呵,我的朋友来了,今日正好认识金先生!”
金昌有些拘谨,也迎了上来。
洪参军皱眉道:“我们随便吃点就回县衙吧,老爷怕是已经回来了。”
马荣不敢违逆,拱手道:“卜先生、金相公,失陪了,等我们回衙复命,再来陪你们痛饮!”说着向酒保点了几样海蛎、龙虾、蛏子等海味和三碗甜酒。
卜凯又端来自己桌上的两大觥酒敬乔泰、马荣,还叮嘱他们散衙后务必再来聚会。
三人匆匆吃完,告辞卜凯、金昌回县衙。
内衙书斋刚点上灯,狄公独自坐在案边慢慢喝茶,似乎在苦思什么。三人进书斋请安后,马荣抢先把小菩提寺的事细细禀报一遍。
狄公听了非但没责怪,反而大喜:“这么说,我的判断没错!只要再捉住吴山,案子就能真相大白了。”
马荣这才放心,又道:“我们在寺里仔细搜过,除了后殿佛像神龛下一堆破禅杖,没找到曹小姐尸身,也没见其他人影,寺里压根没值钱东西。”
狄公说:“你们辛苦了,回房休息吧,我和洪亮再聊会儿。”
乔泰、马荣欢天喜地走了。洪亮自沏一盅新茶,在狄公对面坐下:“老爷,我已命番役去小菩提寺抬阿广的尸身,等淑娘上堂辨认。”
狄公点头,将自己今日两次去白云寺的经过说了一遍:“白云寺肯定有人想暗算我,虽然还不能断定是慧本,但正是他引我去铜佛龛的。而且石梁偏偏在我要踏上时被人动了手脚,这巧合太可疑了。”
洪参军摇头:“可慧本当时不知道你会回寺,还独自去铜佛龛。要是他动了石梁,你没上去,岂不是误杀别人,枉造冤魂?”
“我看那个洒扫的和尚也不对劲,他打量我一番后才唆使我上去。要不是寺里和尚串通一气,那些火工和尚见了我怎么会吓得四散逃跑?”
“不管怎样,石梁被动手脚就是阴谋害人,慧本肯定知道内情。”洪参军也反应过来。
“更奇怪的是,当时寺院内外、铜佛龛上下一个游客都没有,说不定就等着我踩陷阱呢!”狄公越想越怕,冷汗直冒。
“砰”的一声,内衙前门响了。二人吓了一跳,狄公心想:“莫不是王立德的冤魂又来了?”
洪参军壮着胆出去查看,回来笑道:“起风了,刚才马荣他们出去没关好门。”
狄公惊魂未定,端起茶盅正要喝,忽然盯着茶盅发愣,面色苍白:“洪亮!有人在我茶里下毒!”
洪参军大惊,俯身一看,茶水上果然浮着一层灰粉末。他皱皱眉,用手指抹了抹茶盅边的桌面,手指上也沾了灰土。
狄公苦笑道:“原来是屋梁震落的尘土!我还以为是毒药,吓得魂都飞了……”
突然,他像是想起什么,猛地起身,擎着烛盏:“洪亮,跟我来!”
狄公快步奔向后院王县令的宅邸,摸向出事的卧房。洪参军虽一头雾水,还是紧跟其后。
进了房门,狄公举烛环顾四周,说:“洪亮,把那把靠椅搬来,搁在木柜上。”
洪参军小心将靠椅放在垫着茶炉的木柜上。狄公爬上去,秉烛细检头顶的横梁:“再递把小刀和一张薄纸,然后帮我高举烛盏。”
狄公接过小刀和薄纸,把烛台递给洪参军,摊纸在掌心,用小刀轻轻剔刮横梁下方的朱漆皮。
不一会儿,狄公从椅子上下来,吩咐洪亮去请唐主簿,洪参军问:“老爷,横梁上有什么可疑?”
狄公正色道:“害死王立德的毒药,就是从横梁下端的小孔落到紫铜锅里的!歹人这毒计太高明了:他见王县令常年在这煮茶,茶炉和紫铜锅位置固定,时间一长,蒸汽把横梁油漆熏污了。于是他趁王立德翻新油漆时,在横梁下端钻了小孔,藏入毒药后用蜡水封好,再轻刷朱漆。不出几日,蒸汽融化蜡水,毒药就落到下面的紫铜锅里。王立德哪能察觉,最终被害死还不留痕迹!”
洪参军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典白话合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