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沈良的讲解,一个完整的连铸工艺流程图逐渐呈现在黑板上。他不仅详细解释了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还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马建军和陈志强听得频频点头,不时交换着惊叹的眼神。
“这个二冷区的水量控制确实是关键,”马建军忍不住说道,“沈同志对这个技术的理解非常深刻。”
赵工程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沈良的讲解如此专业,如此深入,绝不是简单抄袭能够做到的。
“还有这个拉速控制系统,”沈良继续说道,“需要根据钢种的不同调整拉速,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
说到这里,沈良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向赵工程师:“赵工程师,您觉得这个拉速应该如何确定?”
赵工程师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连铸技术他确实了解不多,刚才的那些资料还是他连夜翻找出来的。
“我…”赵工程师脸红脖子粗,“我主要研究的是炼钢工艺,对连铸了解不深。”
“那您怎么能断定我是抄袭的呢?”沈良不紧不慢地问,“连技术本身都不熟悉,又如何判断方案的优劣?”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拳,直接击中了赵工程师的要害。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沈良对连铸技术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赵工程师。
张厂长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作为技术副厂长,赵工程师竟然在不了解技术的情况下就随意指控别人抄袭,这实在说不过去。
“沈同志的技术水平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陈志强打圆场说,“这种深度的理解不是抄袭能够达到的。”
“是啊,”马建军也点头道,“而且从昨天的讨论就能看出,沈同志对连铸技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赵工程师知道自己这次彻底失算了,不仅没有打击到沈良,反而让自己丢了面子。
他涨红着脸,一言不发地收拾起桌上的资料。
“赵工程师,技术无止境,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
沈良语气平和地说,“如果您对连铸技术感兴趣,我很愿意和您一起讨论。”
这话听起来客气,实际上却是在当众打脸。
赵工程师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我还有事,先走了。”赵工程师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等赵工程师走后,张厂长有些尴尬地说:“让两位专家见笑了,我们内部有些不同意见。”
“这很正常,”马建军摆手道,“技术争论是好事,有利于方案的完善。不过沈同志刚才的表现确实证明了他的实力。”
“是的,这种技术水平绝对是真功夫。”陈志强也附和道。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