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还有这里,”沈良继续解释,“进口设备用的是特殊合金钢,我们买不起,也买不到。但我们可以用普通钢材加上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同样能达到要求的强度。”
听着沈良的解释,小王的眼睛越来越亮:“沈工,您真厉害!不过...万一做不出来怎么办?王师傅可是在全厂面前...”
“做不出来?”沈良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小王,你知道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吗?有时候,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反而能激发出最大的潜力。”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来到了车间。他没有急着开始改造工作,而是先仔细检查了现有设备的每一个细节。
“沈工,您这是在干什么?”老刘好奇地问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沈良一边检查一边说道,“要想改造成功,首先要完全了解现有设备的状况。”
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连铸机的底座结构。这台设备已经运行了十多年,很多部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但是,沈良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有意思...”他喃喃自语道。
“什么有意思?”王德昌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讽刺,“沈工,您不会是发现这台破机器其实是宝贝吧?”
沈良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王师傅,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个宝贝。”
王德昌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沈良会这么回答。
“这台设备的基础结构非常扎实,”沈良指着机器的底座说道,“虽然表面设备老化了,但主体框架完全可以支撑更高强度的作业。而且,您看这里的冷却管道布局,设计得相当合理。”
他转身面对王德昌:“王师傅,您在这台设备上工作了这么多年,一定很了解它的脾气。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王德昌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你说。”
“这台设备在满负荷运转时,冷却系统的压力大概是多少?”
“大概0.8到1.0兆帕。”王德昌几乎是脱口而出。
“温度控制的精度呢?”
“正负5度左右。”
沈良在心里快速计算着。以这台设备的基础条件,确实可以进行他设计的改造。关键是要解决几个技术难点。
“王师傅,如果我说,我们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把这台设备的产量提高30%,质量提高20%,您信吗?”沈良直视着王德昌的眼睛。
王德昌冷笑一声:“小子,你以为改造设备是过家家吗?30%的产量提升,那得需要多少投资?咱们厂有那个钱吗?”
“不需要多少钱。”沈良淡定地说道,“主要是技术改进。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冷却系统基础上,增加一个循环预热装置。利用废热对进料进行预处理,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效率。”
周围的工人们听到这话,都围了过来。大家虽然听不太懂具体的技术原理,但“提高产量”、“节约能源”这些词还是让他们很感兴趣。
“沈工,您真的能做到吗?”有人问道。
沈良点点头:“理论上完全可行。而且,这种改造方案的投资成本不会超过五万元。”
“五万元?”王德昌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五万元是什么概念吗?那可是咱们厂半年的利润啊!万一失败了,你赔得起吗?”
沈良看着王德昌,突然笑了:“王师傅,您怕了?”
这句话就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了王德昌的自尊心上。作为厂里的老师傅,被一个年轻人说“怕了”,这是他无法容忍的。
“我怕什么?”王德昌的脸涨得通红,“我是为厂里的财产负责!不像某些人,只会说大话!”
“那好,”沈良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我再加一个赌注。如果改造失败,这五万元我个人承担。如果成功了,王师傅您在全厂工人面前承认,技术创新确实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食堂里再次陷入了死寂。所有人都没想到,沈良竟然敢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五万元,对于一个普通技术员来说,那简直是天文数字。
王德昌也被震住了。他原本以为沈良只是年轻人的冲动,没想到对方竟然敢拿出真金白银来做赌注。
“你...你真的要拿五万元出来?”王德昌的声音有些发抖。
沈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存折,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一下:“这是我这些年的全部积蓄,总共五万三千元。如果改造失败,这些钱我全部交给厂里。”
看到那个存折,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谁也没想到,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竟然能攒下这么多钱。
“沈工,您这是何苦呢?”林小雪的眼中闪烁着担忧的光芒,“万一...”
“没有万一。”沈良打断了她的话,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各位师傅,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我们国家的工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人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创新。如果大家都只是安于现状,害怕失败,那我们永远都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